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消費驅動”是個美麗陷阱:通脹上升真的是好事嗎

2013-10-24 09:29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近,國際媒體、分析人士對中國的“通貨膨脹”一片歡呼,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的轉型取得一定成效,因而繼續要求中國提高消費對GDP的貢獻率。10月22日,《華爾街日報》甚至直言,“中國通脹水準上升對全球經濟有益”,因為“這意味著中國通過信貸渠道刺激經濟的效果在下降”,同時,“通脹上升是中國內需增加的一個跡象”。

  通脹上升真的是好事嗎

  作為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中國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1%,有預計稱,到年底時,中國的通脹率可能會超出政府設定的3.5%的目標水準。

  CPI背後的關鍵問題在於消費驅動佔GDP增長的比重——第三季度GDP增長的56%由投資拉動,這令一些外國金融機構非常不滿意,他們期待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應該遠遠超過投資的貢獻率,因此進一步降低中國GDP增長預期。

  例如,澳新銀行認為,中國的“經濟再平衡”——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改革並未取得效果,因此中國現在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並將中國2014年的GDP增長率降低至7.2%。

  對於外媒、外資金融機構一直宣揚的“提升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一些中外經濟學家提醒中國,一味地驅動消費不僅不利於中國GDP的增長,反而會降低中國民眾的生活水準,甚至導致經濟和社會危機,而目前投資與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基本持平的格局,才是中國應該有的平衡。

  消費驅動不利於企業

  著名經濟學家、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林毅夫曾表示:“那些倡導中國經濟以消費為主的,都是公然地要求中國很快地陷入危機。”

  倫敦市前副市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約翰·羅斯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經濟註定只能是‘利潤帶動增長’。在市場經濟體系下,産出不會因為‘需求’而增加,而只會因為‘利潤’而增加——只有利潤增加的需求才會拉動産出。”

  如果要打破目前投資與消費對GDP貢獻率基本持平的平衡,進一步大幅度提升消費比重,就意味著增加工資佔GDP比重(否則人們哪來的錢去消費呢),而這將導致削減企業經營的壓力增大,利潤的保障也將受到削弱,影響企業的經營積極性,這反過來將導致經濟增速放緩。

  “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遠超投資”就意味著“工資增速遠快於GDP增速”,導致私企和國企都開始縮減投資,例如截至2013年5月,中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增長為零。“而這帶來的實際後果,正如2013年第一季度數據所顯示的那樣,在市場經濟下,只會有一種可能的結果出現,那就是通過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危機,比如6月份的信貸市場緊縮。”約翰·羅斯義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院長、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分析,“擴大內需有時候會損害政府開發國內市場,因為企業一味鼓動政府刺激人們消費,就不能真正去提升企業生産水準,而是在搞低水準重復。”

  消費驅動或使生活水準下降

  “中國GDP增速放緩是源於投資佔GDP的比例在變小,而生産率根本無法彌補投資下降對GDP增長的影響。因而,這必然意味著生活水準的增速也會放緩。試圖運用‘消費帶動增長’實際上適得其反地導致了消費和生活水準的增速放緩。”約翰·羅斯義如是分析。

  然而,許多外資機構認為,投資下降可由生産率增長來彌補,或者通過消費來彌補。其中,彭博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達納爾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投資與消費對GDP的拉動比例約為1:1.5,即失去1分投資,可用1.5分消費來彌補。

  對此,約翰·羅斯義認為不符合經濟規律,他以美國為例進行説明,不可能通過生産率增長來彌補投資的下降。他説,“計量經濟學的研究表明,經濟越發達,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越高。例如美國,在過去20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佔50%,勞動力數量和技能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佔29%,生産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僅佔21%。由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生産效率的兩倍多,所以即便是在美國,也不可能通過生産率的增長來彌補投資下降。”

  “結果將導致中國的生活水準跟著下降。同時,將導致中國失業率上升。”約翰·羅斯義判斷。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