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評論:廣州車牌競價別老讓公眾疑竇叢生

2013-09-27 10:27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天進行的廣州9月份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12人以最低價10000元成交,而成交均價則在上月26599元基礎上衝破3萬元關口,跳高至30802元。這一結果引發網友一片譁然,被稱之“詭異”,對12人“究竟是哪路神仙”議論紛紛。而負責競拍的廣州産權交易所給媒體新聞通稿稱,“個人1萬底價成交重現屬正常現象”。

  就現有資訊來看,網友的疑惑很難説純屬誅心之論。自今年5月份個人車牌競拍最低成交價首次突破萬元關口、以11600元成交之後,已經連續4個月與底價成交絕緣,而且“幾連跳”。尤其是8月個人最低價達到23900元之後,普遍認同正常推論“按漲勢9月或破3萬元大關”。誰能想到底價成交還會“鹹魚翻身”?

  據稱,本次競價擬配置個人指標3562個,實際産生買受人3375個。由於報名且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中,有1306人未按規定交納保證金,其中還有109個具備資格的個人並沒有出價,最終導致有人可底價成交。從供求關係看,供大於求之下底價成交就有可能。問題是,誰能精準估算到本次競拍會出現如此情景?難道真的純粹“碰運氣”?

  另一點是,因車牌競價後棄標人數一度逐月攀升,已被市民疑有“託兒”暗中抬價。雖然廣州市指標辦以“整個競價都是公開公正的”及“棄標數量和出價不影響成交均價”等為由作出回應,但尚難徹底打消公眾的疑慮。此番競價期間,上下午分別播報個人競價均價為24306元、26073元,呈攀升之勢,最終卻出現底價成交而均價飆升的奇怪現象,公眾疑惑乃至“懷疑有內情”就很自然。

  客觀講,公眾對於此次“詭異”現象的真相不應臆斷。但是,拍賣方以“不足為奇”一言蔽之是否令人信服、公眾的諸多疑惑能否消除,還需用資訊完全公開和公眾介入監督來説話。這12人是哪路“神仙”能否作稍稍詳細的披露?整個成交價位分佈、尤其是最高成交價是多少可否公開?這些是能否解開疑團的關鍵。

  更根本的是,輿論已數番呼籲競拍前公開競拍人數,但一直被相關方面以“拍賣慣例”和“機密”等為由拒絕。然而,無論怎麼説,都無法回避車牌是行政部門依法授予車輛所有者的標識、屬公共産品範疇的屬性,而非純粹市場商品,且車牌競價仍是政府行為。既然敢承認車牌競價不是為了“搞創收”,不公開競拍人數等關鍵資訊並非為了抬高競價,更不可能有“託兒”,那麼,競拍前公開競投人數資訊又有何難?

  説到底,只要有“身正”的前提,再從政府資訊公開要求和滿足公眾訴求以維護政府公信力角度出發,即便是真有什麼“拍賣慣例”,車牌這一公共産品的競價也完全可以大膽打破。只要這個關不過,公眾的疑慮就始終打消不了,遇到“詭異”現象更加疑竇叢生就成為必然。

  (瓊人)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