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臺灣蓮霧實現“廣州産”

2015-07-06 14:21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蓮霧實現“廣州産”

  廣州首屆蓮霧節在廣州地區第一家蓮霧生産基地從化仙居果莊舉行,圖為市民在採摘蓮霧。 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臺灣蓮霧在市場上也許你見得多了,可在廣州本地種植的的蓮霧見過沒?5日,由從化旅遊協會等主辦的廣州首屆盛夏蓮霧節在從化溫泉鎮仙居果莊啟動。500畝蓮霧園首次開放,鮮紅嬌嫩的蓮霧引來遊客嘗鮮。據從化農業局介紹,涉農企業從臺灣引種蓮霧,經過近10年的研究和探索,最終在灌村大尖山實現標準化量産,豐富當地的農産品生産結構,提高了附加值。

  據了解,蓮霧主要生長在熱帶,在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至臺灣,有著“臺灣果皇”的美譽。蓮霧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糖類、維生素B、C等,營養價值非常高,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清肺養肺的作用。有調查表明,多吃蓮霧的人還可提高免疫力,因此有科學家和醫師把蓮霧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據仙居果莊負責人介紹,蓮霧種植條件要求高,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種植成功。從化由於和被稱為“水果王國”的寶島臺灣同屬北歸回線上的區域,氣候相近,適宜眾多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品種種植。當地南有南海的海洋氣候濕潤雨露,北有嶺南山脈抵禦寒風衝擊,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且土壤裏有機質豐富,造就了不可多得的熱帶、亞熱帶水果最佳的引種區域。

  蓮霧其實還有一個高貴的名字——“果中貴妃”。該負責人表示,蓮霧的生産對氣候、土壤等外部因素要求較高,培育挂果技術含量也高,而且極難為果農所掌握。企業經過10年的艱苦摸索,才掌握到種植蓮霧的精髓。目前,蓮霧已經可以實現本地産,採用大棚種植,並且通過技術改良,品質和口味並不遜色臺灣品種,價格上也更親民。

  仙居果莊總經理劉應欽是一位當地農民,從1982年開始研究農業生産,其兒子、兒媳也先後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從事農業現代化科研。他説,從2002年開始建立企業,初期以火龍果種植為主,是中國最早的火龍果種植基地。2006年開始,從臺灣引進蓮霧到從化山區,初期試種多次失敗,耗費數十萬元,後與院校合作鑽研,直到近兩年才成功培育出優質的本地蓮霧。目前,一棵果樹年産蓮霧100斤,每斤市價達到25元—30元不等。

  從化農業局副局長黎均表示,希望通過廣州首屆盛夏蓮霧節,讓更多遊客了解從化水果品牌,提高從化農産品的知名度,通過成熟的特色農業園區推動從化旅遊經濟發展;同時,帶動農民種植特色水果,創新經營和種植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活動期間,農業局還為獲得“從化市水果標準化示範園”稱號的10家企業進行授牌;仙居果莊也將啟動與華農珠江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産學研合作。(記者/朱偉良)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