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推動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需擴大融資覆蓋

2014-07-17 10:22 來源:中國金融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核心提示:7月初,國務院強調要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上半年,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活躍,科技企業通過系統金融服務,培育“造血能力”、轉化動力。專業人士建議,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照進現實,仍需政府、金融機構雙輪驅動,擴大融資覆蓋面。

  

新華社記者李崢巍 張舵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7月初,國務院強調要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上半年,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活躍,科技企業通過系統金融服務,培育“造血能力”、轉化動力。專業人士建議,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照進現實,仍需政府、金融機構雙輪驅動,擴大融資覆蓋面。

  --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活躍 

  7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準邁進,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體制創新作保障。必須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同時,注重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積極探索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創造成果的單位,進一步為創新創造鬆綁加力。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高地,上半年北京中關村推動一大批科研成果轉化為産業成果,取得良好效益。

  3月,中關村偉嘉人公司宣佈,“新型動物疫苗及細胞因子藥物中試及産業化”項目已形成4項專利。公司副總經理李冬青説,在政府股權投資支援下,成果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成果産業化後企業利潤翻了15倍。

  6月,海外歸國、在中關村創業十餘年的劉明宣佈,其創辦的京微雅格成功研發了我國首枚高性能“萬能晶片”。劉明説,國外大企業花費多年、斥資數千萬美元研究卻無果的“萬能晶片”技術,在中國實現了突破,成果將在大型醫療設備等高數據處理需求設備上發揮關鍵作用。

  上半年,中關村在科技企業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數據顯示,1-5月,區域內規模以上高新企業實現總收入同比增長14.3%,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9.2%。

  分析認為,中關村形成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正推動中國科技企業走在全球科研創新前列。

  --“科技金融”造血保障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成功轉化落地與中關村提供的科技金融服務、培育“造血能力”密不可分。科技企業大多是輕資産配置,有技術專利卻缺乏銀行貸款需要的抵押資産。因此,大部分科技企業初創、成長期往往面臨金融需求的“死亡谷”,成果轉化亦困難。

  對此,中關村一面通過股權等方式為企業“輸血”,同時也在為企業培育“造血能力”。

  首先,推動針對科技企業的信用報告,制定信用星級,對接金融産品。中關村信用促進會已有4700多家,信用星級企業908家,累計有9800多家次企業使用各類信用産品1.8萬餘份。“信用”成為中關村企業逐步累積帶來財富的重要一環。

  其次,成立“VC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政府與企業共投資、同分擔風險。針對VC創業投資階段市場機構回避風險、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中關村2001年建設了政府引導資金,採用“政府引導+民間參與+專業管理”模式,引導、放大金融市場活力。

  目前中關村參與設立的創投基金已達33家,基金承諾出資總規模達178億元,是中關村政府創業投資引導承諾出資總額10億元的近18倍。

  第三,聯合銀行重點解決小微科技企業“零信貸”、首次融資難的問題。以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為平臺,累計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近千億元,累計組織450家次中小企業發行直接融資産品,融資額共計77.2億元;各銀行累計為2619家次企業發放信用貸款392.1億元,累計發放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132.7億元。

  一季度末,北京轄內中資銀行高新技術産業人民幣貸款(不含票據融資)餘額1960.1億元,比年初增長40.1%;信貸支援高新技術企業3346戶,同比增長15.1%。

  --推進成果轉化關鍵是擴大小微企業金融覆蓋 

  記者了解到,如果要持續推進成果落地轉化,仍需為眾多小微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支援,激發企業科技創新轉化的動力。中關村現實情況是仍有大量科技型小微企業難以獲得金融支援覆蓋。

  中關村管委會科技金融處處長何存説,中關村近兩萬家企業中,有銀行貸款記錄的企業僅為20%左右。總收入1億元以下企業獲得貸款的不足7%,總收入2000萬元以下企業獲得貸款的不足3%,小微企業未滿足的資金缺口每年約2000億元。

  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副行長謝強華認為,要讓更多小微科技企業獲得科技金融支援,仍需要政府與市場金融機構的工作取得進一步突破。

  一是政府應加大政策創新。何存指出,擴大信貸覆蓋面,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比如,在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開展信用資訊共用機制試點、個人境外直接投資、企業境外投資、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進行政策嘗試。

  二是政府帶動金融機構創新業務。中關村擔保公司市場部經理施壘表示,完善科技金融應當在政府帶動、引導下,推動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例如,開展擔保融資、信用貸款、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股權質押貸款、並購貸款、小額貸款等創新。

  三是金融機構主動服務科技企業。杭州銀行北京分行科技文創金融部總經理、中關村支行行長齊小東等人認為,銀行是科技金融的關鍵一方。銀行需要逐步轉變業務理念,要看到科技企業的潛力、前景,是發展的“小巨人”。

  何存説,例如,大型銀行一般很少對科技企業授信放貸,但通過近期的一些小規模嘗試,有大型銀行已嘗到甜頭,希望進一步擴大中關村金融服務規模。她説,科技型企業一般注重前景、信用,因此對銀行而言,壞賬風險是可控的。 

[責任編輯: 李佳佳]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