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財政部:地方債務置換年可省息2000億元

2015-12-23 10:03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已發行5912億元,完成下達額度99%——

  地方債務置換年可省息2000億元

  ●截至12月11日,各地發行置換債券3.18萬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

  ●存量債務成本從年平均約10%降至3.5%左右

  ●不得在限額之外通過企業舉借政府債務

  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到底如何?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于12月22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作了“關於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已發行5912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將為地方每年節省利息2000億元。

  “地方保持適度的債務融資規模,有利於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支援地方‘穩增長’。”據張少春介紹,為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年初預算安排全國財政赤字16200億元,其中地方5000億元;另外,安排地方新增專項債券1000億元。兩項合計,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6000億元。截至12月11日,各地已發行新增債券5912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

  為激勵地方化解債務風險,在分配2015年分地區新增債券規模時,“對低風險地區多分配,對高風險地區少分配或不分配。”張少春説道,同時明確新增債券資金只能用於公益性資本支出,優先用於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堅決杜絕用於樓堂館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項目支出。

  為償還債務利息,地方政府每年需支出大量資金。據統計,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中,90%以上是通過非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平均年利息成本在10%左右。然而,預演算法明確規定,地方政府債務應通過發行政府債券方式舉借。據此,財政部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對清理甄別後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存量債務進行了逐步置換,有效降低了債務成本。

  “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向地方下達置換債券額度3.2萬億元,主要用於償還當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本金。”張少春介紹道,截至12月11日,各地發行置換債券3.18萬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發行定價市場化水準逐步提高。今年的置換債券額度實現了對當年到期債務的全覆蓋,將被置換的存量債務成本從年平均約10%降至3.5%左右,預計將為地方每年節省利息2000億元。

  “據初步測算,2014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的債務率為86%,風險總體可控。”張少春表示,財政部研究制定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辦法,綜合運用債務率等風險指標,全面反映地方政府整體償債能力、債務增長速度、當期償債壓力、政府履約能力等,並組織評估各地區政府債務風險。對列入預警範圍的高風險地區,財政部要求其制訂中長期債務風險化解規劃,通過控制項目規模、壓縮公用經費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消化存量債務,逐步將債務風險指標控制到警戒線以內。一些省份對高風險市縣進行了預警,個別地區還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督促高風險市縣化解債務。

  當前,我國經濟處於“三期疊加”和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經濟增長放緩。據張少春介紹,受此影響,目前地方償債壓力較大,部分地方違規舉債、變相舉債仍有發生,個別地區存在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因此,監管任務十分艱巨,亟需加快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為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監管,財政部要求各地嚴格在批准的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債,不得在限額之外通過企業舉借政府債務,並及時制止一些市縣政府違法違規為企業舉債提供擔保承諾的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融資平臺公司新發行的企業債券不得與地方政府債務率、財政收入等指標掛鉤,實現與政府信用的隔離,並不再受理空殼類融資平臺公司的發債申請。

  張少春指出,為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和融資,要做到在妥善處理融資平臺公司政府存量債務的基礎上,關閉空殼類公司,推動實體類公司轉型為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嚴禁安排財政資金為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融資買單;完善市場化退出和重組機制,通過司法程式對違約的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債務進行處置,阻斷風險傳導。 (經濟日報記者 李 哲)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