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中國部分光伏企業靠創新走上回暖之路

2015-12-22 09:5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南昌12月22日電(記者郭強 余賢紅)“經歷過光伏行業的爆炸性增長和斷崖式下挫,現在很清楚,只有變革和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生産力。”江西旭陽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范磊説。

  這家公司成立於2008年,主要從事太陽能多晶鑄錠、單晶拉制及硅片研發、生産、銷售。企業曾實現井噴式發展,2011年以後,則遭遇發展困境。

  “前兩年,旭陽雷迪進入到高壓極限狀態,企業正常流動資金極度匱乏,大量設備維修,處於半停産狀態,企業隨時都有破産的危險。”范磊回憶説。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光伏行業陷入困境,既是受國際市場萎縮、歐美“雙反”加劇影響,也由於中國光伏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産品同質化嚴重,在市場萎縮後,各企業只能靠打價格戰維持生存。

  范磊説,在企業瀕臨破産之際,董事會確定了“變革改變未來”的發展思路。2014年,旭陽雷迪通過改組打破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成立了生産管理中心,集中全公司力量抓技術、抓品質。

  “在困境中,我們要復蘇、要重新活起來,就要從技術出發,從變革開始。”范磊説,公司新産品的研發不是在實驗室裏做做樣子,而是要大規模批量化生産。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旭陽雷迪在今年12月正式發佈了名為RED ONE的高效多晶硅片。公司技術部總監張澤興説,新産品具有效率高、穩定性高、集中度高三大優點,平均轉換率高達18.5%,是行業批量化生産實現的最高轉換率。

  在此期間,中國光伏巨頭企業賽維LDK,雖然也面臨著重重困境,但對技術研發和工藝改進不僅沒有放鬆,反而看得更重。幾年中,公司克服困難投入6億多元,建成了中國最完整的光伏研發、技術協作攻關和産品中試推廣平臺。

  “去年,我們推出新一代高效硅片M4,光電轉化率達到18.2%以上,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産品銷往韓國、日本以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獲得客戶的高度評價,供不應求。”賽維LDK新聞發言人彭少敏介紹,目前,賽維LDK的生産已全面恢復,其中硅片日産量達160萬片,接近歷史最高水準,硅料生産通過去年的冷氫化技術改造後,産量、品質均大幅提升,生産成本大幅降低,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光伏行業要不斷做好技術創新,不斷超越自己,“中國不僅要成為一個光伏製造大國,也要是一個技術上的創新大國”。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