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打車軟體“補貼”催生需求泡沫 企業經營風險需警惕

2015-07-15 1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7月15日電(種卿)近日,神州專車、滴滴快的接連宣佈獲得融資支援,儘管兩者均表示資金會用於提升服務等方面,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高額融資的獲得會讓打車軟體延續“補貼”大戰。對此,有專家表示,現下消費者對網路預約計程車服務的需求並不穩定,部分消費都是在高額補貼中激發出來的;同時一旦約租車方案落地,此前持觀望態度的大型企業就會涌入市場,趨於理性的需求疊加更為激烈的競爭,會讓企業經營風險陡增。

  融資燒錢?

  “被催生”的需求泡沫

  7月8日,滴滴快的宣佈完成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後其現金儲備達到35億美元。同時,這也是今年2月14日滴滴與快的宣佈合併的首次融資。

  無獨有偶,就在一週前,神州專車的運營公司優車科技也宣佈獲得神州租車等2.5億美元融資。

  有業內人士指出,打車軟體獲得高額融資説明市場競爭仍舊激烈,通過“補貼”搶佔市場份額的態勢,也在新業務的競爭中延續。

  根據交通部年初的表態,明確界定“專車”是租賃車輛的政策紅線。這讓擁有大量租賃車輛資源的神州租車看到了入場良機。

  不僅如此,今年6月神州租車推出一組炮轟“黑專車”的公益海報中,一改低調作風,直指競爭對手Uber的安全軟肋。儘管該廣告引發了諸多爭議和消費者的不滿,但一劑“補貼”強心針,似乎又把神州租車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

  “從表面上看,國內對線上約租車服務的需求很大,但事實上,在多數地區消費者的約租車需求,都是打車軟體通過燒錢激發出來的,市場對專車等出行用車的需求並不穩定。”交通專家徐康明向中新網財經記者分析稱。

  在北京從事報刊出版工作的小王告訴記者,如果沒有補貼可能也不會刻意打專車,畢竟原價不便宜,偶爾碰上堵車還沒有地鐵快。

  談及近期有企業鼓勵私人購買車輛從事網路預約用車服務的行為,徐康明直言:“風險很大。”他指出,首先,約租車管理方案還未正式落地,這些車輛在未來是否合法、合規是個未知數,很可能無法獲得經營權;其次,約租車服務的需求與供應兩端都存在不穩定因素,很多大型企業採取觀望態度,如果在政策落地後大量涌入市場,現有企業經營風險將明顯增大。

  約租車方案即將出臺

  多種約租車形式均衡發展是方向

  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線上約租車行業參與者日趨多元化。以現下約租車行業的“重量級”選手滴滴打車為例,最初的競爭對手是同樣以網際網路科技起家的快的打車;合體後,本可以獨霸一方的滴滴快的,卻遭到來自更具政策優勢的神州租車的衝擊;同時,包括國際巨頭Uber、嘀嗒拼車在內的拼車軟體也趁機搶食城市用車市場,力圖在混戰中贏得一席之地。

  不僅如此,線上約租車的服務範疇也在逐步擴大,從最初預約傳統巡遊計程車;到預約服務和環境更優的高品質專車服務;再到具備合乘理念的順風車、拼車,差別化需求加速市場細分,企業“燒錢”戰場也隨之轉移。

  “計程車競爭已經告一段落了,現在市場熱點已經是專車和快車等新方向。”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珺認為。

  而即將出臺的全國性約租車管理方案,是這些新型約租車業態能否存在和持續存活的關鍵。

  在徐康明看來,傳統巡遊計程車和網路預約計程車共存格局已經確定。從供給端來看,近幾年國內城市交通擁堵範圍擴大、擁堵時間越來越長,導致計程車週轉效率在逐步下降,這就需要去放寬數量管控、增加計程車供給。

  “放寬數量管控可以有三種途徑,一是只增加巡遊計程車;二是同時增加巡遊計程車和網路預約計程車;三是只增加網路預約計程車。”徐康明解釋道,無論採用哪種手段,改革的目的還是要實現一種均衡發展。另外,國內城市的公共交通、道路建設和計程車發展狀況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也不可一概而論。(完)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