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雙腳走出的金融信貸路:“輸血”致富農民 “造血”發展自身

2015-01-13 09:4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海口1月13日電(記者羅羽、王暉余)“以前想貸款但銀行不願貸,好不容易能貸了,利息又高,現在找他就沒問題。”村民王春花指著坐在一旁的信貸員陳訓鋒説。在小陳的幫助下,這些年,王春花家搞産業有了資金保障。

   王春花是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營根村人,2012年5月,她通過海南省農信社的信貸員獲得3萬元貸款發展生豬養殖,不到一年,不僅還清了貸款,還從中獲利1萬多元。今年,她打算拿出十畝地幫兒子發展鮮花種植,希望再貸點款增加資本。

   “從求貸無門到貸款農戶比例逐漸增加,改變來自政府與農信社的聯結。”陳訓鋒説,2010年,海南省政府出臺貼息助農政策,各地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貼息力度。政策實施以來,小額貸款加速發展,海南省農信社近6年累計向全省放貸183.4億元,惠及67.65萬農戶,佔海南119.3萬農戶總數的56.7%。

   像陳訓鋒一樣的一批農村小額信貸員正是農信社和貸款人之間的牽線人,是一支組建於2008年的金融服務隊伍,500多人遍佈海南各鄉鎮。

   陳訓鋒説,信貸員的工作就是走村入戶,宣傳小額貸款相關政策,幫助農民解決貸款發展難題。但海南省很多鄉村人少、村小、分散,加之交通條件不好,經常徒步幾十公里、日曬雨淋是信貸員的“家常便飯”。

   “苦累都不怕,最怕的是農民不理解。由於最初信貸業務不規範,有的農戶在借貸中被‘吃拿卡要’,我們的工作不太討好。”信貸員馮霖説,但只要耐心講解,相互溝通,建立信任,農戶還是很淳樸的,並且會相互影響,相約來辦理貸款。

   瓊中新市農場農民陳東菊去年種植了近百畝無核荔枝,上市時遭遇銷售難題。了解情況後,馮霖及時幫助聯繫解決,將陳東菊的荔枝推上了“熱帶農産品冬季交易會”,迅速解決了銷量,還打出了品牌。

   “他們一直都幫我,做了很多工作。”陳東菊説,只要有發展的困難找到他們都會得到幫助,真像自家人一樣。

   近些年來,隨著信貸工作的深入開展,農戶主動貸款的比例不斷攀升,僅2014年,瓊中縣就累計發放貸款4389萬元、累計發放農戶2918戶,存款由過去93億元逐漸拓展到現在近1000億元,貸款由過去53億元提升到650億。

   信貸員用雙腳走出的金融信貸路,給農戶致富鼓足了“資金底氣”,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輸血”的同時,也逐漸積累起人脈,賺取了民心,贏得了廣闊的農村信貸市場,為農信社發展提供了“造血”功能:7年前瀕臨破産的農信社,能一躍邁入全省有影響的銀行隊伍,正是變“輸血”為“造血”的互利雙贏。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