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資金短缺引發恐慌 盲目救市難以治本

2013-06-29 08: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繼6月26日央行發佈維護貨幣市場穩定的公告後,央行行長周小川28日針對當前金融市場的“錢荒”問題再次表示,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著力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地進行預調微調,一方面要引導金融機構保持合理的信貸投放,另一方面也將綜合運用各種工具和手段,適時調整市場的流動性,保持市場的總體穩定。對此,專家認為,“錢荒”所表現出來的流動性緊缺是資金在金融體系自身迴圈的表像,因此央行不會大開閘門放水式地簡單救市,而應該逐步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

  “錢荒”不是錢少而是沒有用好

  6月以來,“錢荒”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中最熱門的關鍵詞。尤其是在20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再次全線暴漲,創下驚人的13.44%的歷史新高,這使得原本最不缺錢的銀行居然出現了借不到錢的情況,一時間“錢荒”開始在金融市場蔓延。

  為什麼金融市場會鬧“錢荒”?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看來,把此次“錢荒”定義為“金融恐慌”更為恰當,其根本原因是當前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走入了極端的困境,實體經濟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罕見格局。一方面,民營經濟體找不到投資方向,投資無門,轉而把大量的現金投資于金融體系和理財産品,導致了金融體系信用盲目擴張;而另一方面,十八大前後新上任的地方官員卻幹勁沖天,對項目融資表現出火一般的熱情,他們所依賴的融資渠道主要是正規的金融仲介機構,包括銀行、信託、債券市場等。

  “於是,在當前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下,包括銀行貸款在內的社會融資總額迅速上漲。”李稻葵表示,但是這種正規渠道的融資並不是固定資産投資的資金主體,由於固定資産投資是GDP增長的最大拉動力量,所以中國經濟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即社會融資總額不斷創下增長幅度和總量紀錄,而宏觀經濟增長速度卻持續下滑。這對矛盾的最後結果就是銀行打光了子彈,資金開始告急。因為宏觀經濟在減速,大量企業利潤在下降,這又反過來使得相關企業難以償還以前的貸款。這種情況下,銀行等其他金融仲介機構必須要用新貸款覆蓋已經到期、不能償還的舊貸款,掩蓋幾年前不良貸款的漏洞。而這就是當前金融恐慌的深層次原因。

  開閘放水無異於飲鴆止渴

  面對“錢荒”,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直期待央行會像以往一樣要錢給錢,解救他們于危難之中。但這一次,央行袖手旁觀的態度讓他們大跌眼鏡。

  “央行之所以不願意這麼做,是不希望給商業銀行以央行會兜底所有問題的預期。”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認為,央行有能力解決個別機構的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不能是簡單的給錢。如果央行開始寬鬆,所有的銀行都會去效倣,這樣就會把風險越做越大,到最後錢被商業銀行賺了,問題卻留給央行來兜底。因此,央行不能支援金融機構大搞表外業務,也不能容忍資金空轉不去支援實體經濟。

  “開閘放水救市只能是飲鴆止渴。” 李稻葵表示,如果央行放水救市,給銀行注入流動性,這種策略當然是立竿見影,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短期內緩解金融機構資金不足的壓力和金融市場的恐慌,經濟增長仍無法保障。而金融機構拿了新錢也只能繼續填補不良貸款的漏洞。由於不治本,新的一輪金融恐慌遲早會到來,而且會以更大的力度爆發。

  貨幣政策不會大放大收

  從過去市場一缺錢就放水,到現在收緊錢袋不鬆口,金融市場對央行態度的轉變顯然還沒有完全適應。然而在專家看來,“錢荒”事件並不意味央行貨幣政策從大放轉向大收,央行也一再表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表示,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波動,並不意味著宏觀政策基調的趨勢性轉向。從目前趨勢看,宏觀金融政策操作,開始從應對短期經濟金融頻繁波動的脈衝式政策操作中逐步淡出,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並沒有變化,只是不再因為短期的經濟回落,而盲目匆忙擴張貨幣,也不會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大幅收縮。

  “降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未來流動性變化的情況下,央行會增加他的靈活性、針對性,適時適度預調和微調。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