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張軍:中國經濟增長潛能不可低估

2013-05-08 08:56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經濟動向一直吸引著全球的目光,經濟增長放緩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沒人能準確預測這輪經濟放緩會持續多久,決策層也將年度GDP增長目標調降至7.5%。許多經濟學家甚至更為悲觀,指出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可能將像日本那樣結束。他們認為,日本經濟實現了超過20年的持續快速增長,但在1973年後的40年中,日本年度經濟增長超過5%的情況屈指可數,並且20年來産能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但今天的悲觀主義者需要就兩個經濟體間最根本的差異作出解釋。比方説,日本1973年就已經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其每人平均收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相當於美國60%的水準。“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韓國和臺灣)也在達到類似的相對收入水準後出現了GDP增長放緩的過程。相比之下,中國的每人平均收入仍只相當於美國的20%。換句話,我們不應低估中國經濟向發達國家靠攏的潛能。

  但悲觀主義者質疑中國能否在經濟發展上繼續保持追趕勢頭。他們認為,即使廣義的經濟制度問題不大,現有的發展模式也會使中國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將問題歸咎於體制原因是中國式思維的典型,但已經實現了30年高速增長的體制難道真的比不上日本和亞洲四小龍?

  高速發展期內,從中央計劃體制演變而來的中國經濟體制無疑有其過人之處,但經濟體制的發展及其最終結構與一個國家的收入水準或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如果現有體制的某些方面無法支撐經濟進一步發展,就有可能反過來産生阻礙作用。經濟增長並不一定需要“最好”的體制,而要看體制能否調整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需求。從這個角度講,關鍵是要確保經濟體制能夠許可全面的制度改革。

  如果拒絕改革,沒有哪種“最優”經濟體制可以保證經濟長期發展。創造了後1945年的經濟奇跡後,日本因其體制不夠靈活、無法適應以全球競爭加劇為特點的經濟發展新階段而進入到超慢增長階段。相比之下,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增長勢頭一直非常強勁。西方經濟學家經常批評韓國經濟體制,但關鍵問題在於這種體制非常靈活,也就是説具有很強的經濟彈性。

  為什麼一種體制能夠改革而另一種則不能?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改革體制需要政府權力和財力壓倒一切利益集團,才能堅持長期的目標政策,並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國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公共部門、收入分配、土地所有制、戶籍制度和金融部門等關鍵領域的制度改革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顯然,今天的改革比中國剛開始經濟轉型時難度更大。比方説只佔公司總數2%的國有企業目前卻擁有企業總資産的40%,國企的政策影響力也因此十分巨大。但中國似乎不太可能走俄羅斯走過的道路。恰恰相反,中國政府手中累積的財富可以令其改革能力大幅增強。

  30年來,體制靈活性一直是中國經濟轉軌和快速成長的關鍵,重要的是政府需要繼續保持決策獨立而不受外界因素干擾。簡言之,政府必須確保體制從長遠看能夠保持開放,只有這樣才能最終落實新一輪意義深遠的改革。(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張軍)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