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食品安全法草案第三次審議 奶粉配方亂象將規範

2015-04-27 13:36 來源:網易 字號:       轉發 列印

  儘管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奶粉亂象在業界已不是秘密,但有關監管一直沒有到位,不過隨著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的審議,這一亂象有望得到扼制。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草案規定,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業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定制嬰幼兒奶粉滿天飛,導致企業的定制産品與主流産品使用同一個配方的現象比較普遍,他們只是在外包裝上進行簡單調整,就變身為同一企業的不同品牌産品,而價格相差很大。該人士表示,下一步實施奶粉配方註冊制將做到一個品牌對應一個配方,這就意味著過去多品牌對應同一個配方的個性化定制企業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配方過多過亂擬實行註冊管理

  國家食藥監總局指出,目前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過多過濫,全國有近1900個配方,平均每個企業有二十多個配方,遠高於國外這類企業一般只有2至3個配方的情況。為確保安全,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實行註冊管理。因為這一問題涉及新設行政許可,國務院有關方面按照規定正在對此進行論證。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一個配方對應多個品牌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定制奶粉方面,很多定制奶粉的配方和原來廠家主流的産品配方基本一樣,只是在一些成分上做了一些微調,而後換個包裝或顏色以及品牌再繼續給門店做定制,打政策的擦邊球,有的一家企業有上百個品牌,價格也是五花八門,一個配方對多個品牌亂象較為普遍。新食品安全法一旦實施,今明兩年將至少有500多個品牌被淘汰出局,很多亂七八糟的品牌將會離場。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雖然國家不能明令規定企業註冊品牌和配方的數量,但過多過亂仍然要受到監管,尤其是多品牌對應一個配方的亂象。目前美國有5家拿到證的奶粉公司,每家企業有兩三個不同的品牌,每家有8~10個配方比較正常,而在德國、法國和荷蘭,有十個以上的奶粉品牌,每家也是兩到三個系列産品,一般配方都在10個以內。然而國內配方今年達到1900個,明年有望超過2500個,與國外幾十個到幾百個配方相比實在太多了。

  奶粉定制企業將受影響

  乳業專家宋亮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國家將對所有企業的配方,所有的品牌進行重新審核,對一個配方針對多個品牌情況都會整頓,最終會把很多品牌砍掉,其中衝擊最大的就是飛鶴和聖元。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行業多品牌對同一配方的企業主要有飛鶴、聖元、關山、搖籃、晨冠、禦寶等,據不完全統計,飛鶴有五六十個品牌,聖元也有三五十家,雅士利從去年定製品牌開始增多,也有一些定制的品牌産品,而搖籃申報了五十多個,僅審批了二十幾個,其他是否能批下來仍是個未知數。

  這種現象在國産奶粉中比較普遍。記者在淘寶官網上看到,僅飛鶴旗下的艾倍特就有啟仕、啟程、啟越等多個品牌,配方比較類似,而同屬飛鶴的關山嬰幼兒配方奶粉有聰兒莎能、康乳、優健858、美加力、貝加智等多個品牌。而此前記者在國家商標局官網查詢到,聖元旗下還包括匯多力、愛智多、名山、蜜星客、愛益多、安智健、雅之親等多個品牌,有一些品牌的配方比較接近。

  但飛鶴集團市場有關負責人卻否認了上述情況的存在,她回應本報記者稱,公司確實不存在此類問題,每一款産品都有與之對應的獨立配方,目前在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可查到的註冊配方是72個。對於旗下關山乳業多品牌現象,收購後已經開展了梳理工作。

  而聖元奶粉公關負責人張迎玖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已經注意到相關資訊,但公司具體怎麼調整還不清楚,不過一定會按相關法律執行,下一步將與法務部門相關人士討論如何調整。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此多的品牌很多都是為母嬰連鎖渠道進行定制,雖然配方不盡相同,但實際差異率很低,而這種情況導致産品的同質化現象特別嚴重,因為選擇的渠道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導致價格差異性大,每罐從6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

  該人士還表示,近兩年飛鶴和聖元、晨冠等企業的業績增長很快,主要得益於奶粉品牌的定制業務。

  嬰童門店渠道面臨調整

  為何會出現一個配方對應多個品牌的現象?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過度的市場競爭帶來的惡果,比如一個縣城有兩家大的嬰童連鎖系統門店,每一家都想代理獨家産品,而企業為了提升銷量,給每家定制不同的品牌産品,保證品牌産品在該系統的獨家銷售權。

  此外,奶粉廠家為了做大産量,降低單位産品的生産費用率,希望通過副品牌來消化一部分産能,因此會給專門定制的系統門店更低的價格優惠政策。而為了使這些低價定制産品不衝擊原有渠道的高價産品,一般要求系統門店將定制的産品銷售限制在其封閉渠道內,這些定制産品一般不走大流通渠道。

  實際上,一旦出現一個配方應對一個品牌的註冊情況,定制産品的系統門店就會面臨很大的風險,一是廠家不跟系統門店合作,系統門店就沒有産品可做,原來辛苦打造的品牌付之東流;二是廠家可能會給門店選擇的餘地,把流通産品給到系統門店代理商,是否還有像過去那樣的利潤空間仍是個未知數。

  業內人士表示,原來商超渠道的毛利倒扣是20~30個點,而嬰童門店的倒扣毛利是50個點以上,這些嬰童門店對利潤需求比高。然而隨著政策的調整,加上大量企業的産品定位在低價奶粉,從一定程度來説這種調整會迅速影響到終端嬰童店,大的系統的門店問題不會變化太大,但一些嬰童小門店將面臨調整轉型。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