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同線同標同質”産品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

2019-04-04 13:4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同線同標同質”産品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

  不用出國買“國貨”

  圖為北京永輝超市太陽宮店的“三同”産品售賣專櫃。

  不少消費者有過“出國買國貨”的經歷。同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同一家中國生産企業、甚至同一個車間同一條生産線,採用國外國內不同的標準,外銷商品和內銷商品品質有了差異。

  既然中國企業已擁有生産高品質商品的能力,為什麼不讓消費者在國內就能買到與歐美日等國同標同質的“好貨”?相關部門啟動了“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目前,“三同”好物正快速進入國內市場,並逐步得到消費者認同。最近公佈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更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同線同標同質’工程”。

  “三同”産品將對市場有哪些影響?消費趨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對標國際,不出國門享“出口品質”

  北京華聯超市內,挂有“三同”標識的食品專區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貨架上的海天醬油、丘比沙拉汁、李錦記等産品琳瑯滿目。據統計,超市內共有200多種“三同”産品銷售,産品範圍覆蓋速凍面點、冷凍水産和肉類、休閒零食、調味料、飲料等多個品類。

  “我平時來華聯買食品,一般都會選擇‘三同’産品。”家住附近的李阿姨推著購物車在貨架前停留,指著一款有著“三同”標識的産品對記者説,“我兒子在美國,他説他在唐人街的超市裏也買這款醬油,能出口到國外的産品品質肯定差不了,所以這兩年家裏用的醬油都是這個牌子的。”

  所謂“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出口企業在同一條生産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産出口和內銷産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産品達到相同的品質水準。

  具體説來,“同線”指出口和內銷産品在同一生産鏈條,按照相同的生産體系生産;“同標”指出口企業的品質安全管理體系符合出口和進口國(地區)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産品標準主要按進口國(地區)標準,如産品標準的具體指標出現我國高於或嚴於出口的,按我國國內標準執行,即標準“就高不就低”;“同質”指出口和內銷的産品實現相同的品質水準。

  華聯超市員工小陳介紹,近兩年來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有所變化,“相比進口‘洋貨’,現在更多的老百姓願意選擇品質上佳的國貨,即便這些國貨價格也比較高。特別是知道了是‘三同’産品,就更踏實了。”小陳表示,以奶粉為例,君樂寶等“三同”國産奶粉就賣得很好。“我每天都要補貨好幾次,”小陳説,“這也説明大家對高品質國貨的信心在增長。”

  “三同”食品認可度高

  “三同”工程從食品領域起步,而市場對這類食品的認可度也最高。

  李女士是北京一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都要給家人採購生鮮食品。“為了節省時間,我平時都是在回家的地鐵上就用每日優鮮app購買蔬菜和水果,回到家剛好收到。”李女士告訴記者,在購買生鮮時,她會專門選擇標注了“供港”或“出口”等字樣的“三同”産品。“比如口蘑,每日優鮮上的口蘑是東源興供港口蘑,200g是7.9元,收到的時候不僅是包裝還是品質都比在菜場買到的普通口蘑要好,對食品安全也很放心。”

  據介紹,“三同”之所以率先在食品領域開展,從供給側來看,主要是考慮到中國多年來出口食品生産和加工企業的産品品質穩定,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而香港食環署等部門的數據顯示,內地輸入的食品合格率經常高於發達國家和地區。推廣“同線同標同質”,基礎較好,條件具備。從需求側來看,近幾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特別是國內一二線城市,許多消費者對商品的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淘”以及到國外“背貨”的情形增多。然而,食品具有日常消費量大、保質期短等特點,更適合就近購買。把從前單純出口國外的優質食品引入國內市場,鼓勵出口企業外銷內銷並重,可以較好地對接消費新需求,既便利了消費者,又拓展了國內市場。

  “三同”産品品質可靠,老百姓關心的價格又如何呢?

  在北京華潤萬家超市的“三同”商品貨架上,一瓶200克的丘比沙拉汁售價10.5元,比同類進口商品便宜30%—40%;一款滿足供港標準的五豐無公害雞蛋,16枚裝的價格為22.8元。“比普通商品稍微貴了一些,但是在我們接受範圍之內。比純進口商品明顯便宜。”張女士帶著孩子來超市買菜,拿起貨架上的雞蛋説,“為孩子考慮,我選擇‘三同’産品主要是為了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讓“中國製造”對接“消費升級”

  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三同”商品,這對消費者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三同”産品品質存疑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我們在國內買到的“三同”商品,真的能達到出口商品品質水準嗎?如何選購才能確保買到和出口一樣品質的商品呢?

  “三同”促進聯盟負責人告訴記者,達到“同線同標同質”要求的企業和産品需滿足三個要求:一是企業要具備出口備案資格,並且有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實際出口業績;二是企業獲得第三方HACCP、GAP認證;三是企業承諾在同一個生産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産出口和內銷産品。同時,要經過國家認監委的嚴格審核及檢驗檢疫部門的隨時檢查,不合格者將被隨時淘汰。消費者在選擇“三同”産品時,可以到“同線同標同質”公共資訊服務平臺上查詢到符合“三同”要求的出口企業和産品,放心選購。

  目前,通過推進內外銷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三同”企業已有數千家,産品達到上萬種,國內銷售額累計超過1000億元,主要種類已從食品擴展到家居用品、家用電器、汽車輪胎等領域。

  “三同”也為中國企業拓市場、打品牌創造了契機。據了解,對於成熟的外向型企業,在工藝、技術、標準方面實現“三同”沒有什麼難度,但是長期外銷容易讓企業缺少主動提品質、創品牌的積極性。如今推進國內國外市場深度融合,會對那些只搞來料加工、沒有自己品牌的企業産生無形的壓力,倒逼其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用轉型升級來對接市場。

  “三同”也有助於解決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問題。榮成泰祥集團的有關負責人説,出口轉內銷並不那麼容易。企業從事食品出口已有20多年,過去也曾想過把出口國外的商品賣到國內,發現消費者並不認賬。現在國家搭建“三同”平臺,實際上也是在幫扶出口企業,增進消費者的信任。

  “三同”背後,是“中國製造”如何對接“消費升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介紹,品質抽查顯示,前幾年海外代購的熱門消費品如智慧馬桶蓋、紙尿褲等,國貨的品質提升很快,在一些關鍵指標上,比外國産品表現更為亮眼。“我們要建立最嚴謹的標準,解決部分領域標準落後的問題,特別是要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強化標準的實施,同時加強監督,提升國貨品質。”

  孔德晨文/圖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