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最嚴“禁補令”來了!治理校外培訓 功夫也應在校內

2018-11-27 08:47: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央視財經評論|最嚴“禁補令”來了!治理校外培訓,功夫也應在校內

  近日,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精神,推動各地儘快完成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三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針對各地執法力量不足、監管手段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推動各地加快校外培訓機構整改進度。

  最嚴“禁補令”,能否禁得了校外培訓亂象?校外培訓健康發展,校內教學如何提升?11月26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和財經評論員萬喆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最嚴“禁補令” “禁”的是什麼?

  楊宏山:“禁補令”意在促進規範化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大中城市由於具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家長想追逐這樣的教育資源,所以相應的校外培訓機構就發展起來了。之所以産生這樣的需求,實際上原因,就在於義務教育階段的這種優質教育資源佈局仍然不是很均衡的,所以説家長在追逐這樣的資源,使得這個市場迅速發展並且膨脹得很厲害。現在出臺“禁補令”,就是想促進校外培訓規範化的發展。今天的問題是,校外培訓,尤其超前培訓、超綱培訓,會干擾正常的課內教學。

  管理的目的不是取締而是促進更好的發展,所以地方政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實際上也需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來促使這個機構既能滿足家庭的需要,又不影響義務教育正常的教學,實際上這是這個政策本身的目的所在。

  治理校外培訓功夫也應在校內?

  楊宏山:校外培訓具有剛性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包括政府是不是在財政上投入一定的資金,開發一些網際網路上的義務教育資源,能夠更大範圍覆蓋到廣大城鄉中小學生。

  如果校內教育本身這個工作做得不足,校外培訓這一塊,今天僅靠通過明令禁制一些不規範的做法,實際上難度還是很大的。

  我們也一直在強調,不允許在小學、初中的時候,進行考試篩選,但是我們看到一些地方實際上仍然有變通性的做法。一方面我們的義務教育資源,今天過度集聚、不夠均衡,在這方面我們要改進;第二方面,針對今天這樣一個現象,公立教育也要開發相應的資源,滿足家庭在教育上的一些剛性需求。如果這種需求在校內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對校外培訓的剛性需求,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弱。

  萬喆:禁“補”要先知道“虛”在哪兒

  財經評論員萬喆:“禁補令”首先要知道“虛”在哪,之所以這麼多人都要去補,證明大家覺得自己很“虛”。就像平時有些人要吃補藥一樣,我們要禁掉的只能是亂服藥、亂補藥的那些人,但如果確實在教育這個問題上,真的有“虛”的成分,光靠禁,這些是禁不掉的。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確實需要去學習一些課程,而這也是很普遍的狀況,那就説明,我們需要在整個教育基礎的制度上,包括教學大綱以及遴選制度上都要做出改革。

  楊宏山:要促進教育資源均衡佈局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校內、校外兩手抓,從政府教育部門來説關鍵是需要促進教育資源均衡佈局和發展,現在的根本問題在於優質教育資源過少,同時大家又都在爭奪這樣的資源,所以通過校外來彌補。我覺得一方面要把校外培訓規範發展,另一方面要優化校內佈局。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