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顯示 中國碳減排成效明顯

2018-11-26 09:0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發佈

  我國碳減排成效明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惠敏

  用衛星看到的全球生態是什麼樣的呢?近日,科技部發佈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對全球碳源匯時空分佈狀況、“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及態勢等專題開展監測分析。

  “獲取全球生態環境變化資訊用什麼方法最好?衛星遙感技術是最佳選擇。衛星視野廣闊,可以適應大尺度觀測需求,同時衛星運轉週期多種多樣,短則幾小時,長則十幾天,可以週期性地獲取地表資訊的變化數據。”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説,《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8年度報告》使用的國産數據比例已經達到57%,而2012年首次發佈此報告時的國産數據使用率僅為17%。

  我國碳排放強度快速剎車

  “2016年發射的碳衛星作為我們獲取數據的利器,已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研究員盧乃錳表示,“全球碳源匯時空分佈狀況”是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2018年新拓展的一個專題,報告充分發揮我國首顆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監測科學試驗衛星(TanSat)技術優勢,結合多源遙感數據,監測分析了2010年至2017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時空分佈格局。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全面監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分佈情況,我國已于2016年12月發射首顆二氧化碳觀測科學實驗衛星TanSat。TanSat衛星可高精度地反演大氣中的CO2柱濃度,監測大氣CO2濃度分佈情況,是全球性碳濃度多星觀測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利用碳衛星TanSat生成了國際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葉綠素熒光産品,該産品可用來監測全球植被生長狀況和植被生産力。”盧乃錳説。

  報告顯示,我國碳排放總體雖呈上升趨勢,但因積極採用了推廣應用清潔能源與實施重大生態工程等措施,碳減排成效明顯,排放增速逐漸降低,自2013年以來增速基本為零。2017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實現到2020年單位GDP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承諾。

  盧乃錳説:“我國仍是碳排放大國,經濟增長伴隨著碳排放的增長,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減排壓力。建議加強科技創新,繼續推進産業轉型升級與能源結構調整,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32處國家公園生態優良

  報告以發展綠色“一帶一路”為研究背景,監測分析了該區域沿線典型農牧交錯帶、海岸帶與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現狀與態勢,評價了部分互聯互通重大工程建設對當地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揭示了區域生態環境變化態勢和動因,可為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提供基礎數據與科學決策支撐。

  “‘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狀況及態勢”專題報告編寫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廖小罕研究員介紹,這是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中第三次發佈“一帶一路”專題報告。“前兩個報告是摸底和面上綜合資訊,今年的報告聚焦生態環境脆弱區和自然保護區,更加集中分析環境高敏感區生態情況。”

  報告數據顯示:“絲綢之路經濟帶”農牧交錯帶植被生長狀況主要受水分條件的影響,在2000年至2017年,大部分區域植被生長狀況基本穩定,無顯著退化現象。其中,植被生長狀況保持穩定的面積佔57.87%,有所改善的佔21.04%,顯著改善的佔17.71%,變差的佔3.39%。但報告認為,人口的增長和農牧業的不斷發展會增加農牧交錯帶生態退化的風險。

  絲綢之路經濟走廊沿線11個國家的32處國家公園的生態狀況整體表現優良,超過8成的國家公園生態狀況變化趨勢穩中向好,景觀結構完整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廖小罕説:“我國正在開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建議利用本報告的監測指標和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我國國家公園優先建設區域的選址研究,為國家公園的建設與管理提供科學支援。”

  報告還分析了“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重大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報告指出,被監測的4條已建鐵路均採用了綠色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工程的永久生態佔用量,並加快了施工期間臨時生態佔用的恢復。4條鐵路平均每公里的生態佔用面積僅為0.04平方公里,且以臨時生態佔用為主,截至2017年底,臨時生態佔用面積已修復約90%;已建和在建的8條道路設計了大型動物保護通道15處、橋涵洞3829個、隧道110處,有效保障了野生動物的自由遷徙和生態廊道的聯通。報告建議,未建工程項目應進一步優化選線,注意生態環境保護,盡可能避開沿線的自然保護地。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