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科幻産業迎快速發展契機 半年産值近百億

2018-11-26 09:06: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中國科幻産業甦醒 半年産值近百億

  本報記者 劉園園

  你今年看了幾部科幻電影?買了幾本科幻小説?一顆顆遨遊于想像力國度的好奇心,關乎中國科幻産業的未來。

  11月23日至25日,2018年中國科幻大會在如科幻版崛起的城市深圳召開,主題是“幻想無界,共用未來”。這是全國科幻迷和科幻作家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也是中國科幻産業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的重要節點。

  迎來快速發展契機

  “中國的科幻事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在大會上説。

  這一論斷有數據為證。此次科幻大會上公佈的《2018中國科幻産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中國科幻産業産值就已達近100億,相當於2016年全年的産值,2017年全年這一數字為140億。

  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岩在發佈《報告》時總結説:“從2017年到2018年,中國科幻産業從平穩增長過渡到快速增長,2018年超越2017年的勢頭已經明確。”

  放眼全球,科幻閱讀有走向衰微的跡象,然而中國的科幻閱讀市場卻呈逆勢復蘇之勢。《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科幻閱讀市場産值總和為9.7億元,與上年相比有所回落。2018年迅速反彈,半年總量已經接近9億元。

  科幻電影也是大眾接觸科幻的重要途徑。《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科幻電影整體票房為95.06億元,其中國産影片票房為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20%左右的增長。

  科幻影視有發展後勁

  相比科幻閱讀,國産科幻影視的發展後勁更被看好。

  “再等五到十年,國産科幻影視可能會非常繁榮。”科幻作家劉慈欣明確表示,對其未來持樂觀態度。他認為,美國科幻大片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説明中國市場需要這樣的影視作品。

  前景雖好,但目前國産科幻電影仍處於艱難起步期。《報告》指出,現在影視機構對國産科幻電影市場前景又愛又怕,導致這個領域“雷聲大雨點小”。

  “主要是此前國産科幻電影沒有成功的經驗,這讓影視機構有些不敢嘗試。”吳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除了投入成本高,缺乏成功經驗,因此風險較大之外,劉慈欣指出了另一個因素:中國缺乏好萊塢那樣成熟的科幻電影工業體系,這無疑為國産科幻電影製作帶來了困難。

  好在,國産科幻影視已經在路上。記者了解到,2019年可能有多部國産科幻電影與觀眾見面,根據劉慈欣小説改編的《流浪地球》便是其中之一。

  吳岩認為,假如這些作品能夠取得成功,將會引領國産科幻影視市場快速增長。

  科幻教育浮出水面

  國內的科幻教育也開始浮出水面。

  “隨著社會對科幻的關注度提高,有很多科幻相關內容進入教育領域。”劉慈欣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其中包括中學語文教材裏出現科幻小説,高考出現與科幻相關的考題等等。

  吳岩介紹,去年,在中小學階段出現了大量以科幻為內容的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的教學課程。目前較具代表性的內容是科幻繪畫、科幻名作欣賞、科幻寫作等等。

  其中既有作為傳統課教學補充的校內課程,也有以培養想像力、科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為目的的課外培訓。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以及科幻夏令營、寫作訓練營也聚集了大量人氣。

  《報告》認為,科幻教育,無論是一種事業還是産業,都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這其實是受社會大趨勢的影響。”在劉慈欣看來,科幻作為一種文化,一種思維方式,會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幻元素進入教育領域。(科技日報深圳11月25日電)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