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守環保紅線 長慶採氣三廠污染減排出“令牌”

2018-11-20 10: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中新網了解,截至11月16日,長慶油田採氣三廠鑽井項目組今年累計實施“泥漿不落地”243個井場585口井,歷年累計實施生態恢復面積約8670萬平方米,投資1.5億元。

  按照“保護為主,恢復為輔;合理投入,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分階段控制”的工作思路,採氣三廠將環境保護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強化過程監督,杜絕污染物污染大漠,對重點污染源再出禁令,大幅度提高了氣田整體環境品質,保護了大漠綠洲。

  採氣三廠從源頭注重植被保護,在氣田布井、廠站選址、管線和道路選線等規劃設計中,儘量避開濕地或植被生長較好的地帶,減少工程佔地,縮小影響範圍。近年來,該廠累計實施防風固沙和生態恢復面積約5100公頃。

  蘇裏格氣田地處毛烏素沙地腹地,植被在沙地環境成活率低,加之雨水稀少,防風固沙工程大多在管線作業帶施工,無道路依託,澆灌維護困難大,成活率不易保證。而每年春秋兩季常出現沙塵天氣,造成沙丘移動,做好的防護地段又變成荒漠,需不斷補種。且鄂爾多斯地區濕灘地、鹽鹼地較多,施工完成後,植被恢復期較長。

  

  該廠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就做好植被保護,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減少工程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做好植被恢復物種的選擇,把氣田開發工程所在地按地表類型劃分,並選取適合該區域土壤類型的部分物種作為植被恢復物種。每年4月至8月,組織沙蒿方格栽設,用枝幹肥壯鮮活的沙蒿做1米×1米沙障,以阻擋風沙對植被破壞井場或作業帶的侵蝕。待深秋時節,在每個沙障內種植一叢沙柳,每叢5株,選材于成活沙柳的鮮活樹枝、樹榦,每株沙柳選取長度不低於30公分,成活率要求達到85%以上。

  根據經驗、植物生長季節和氣象條件,該廠適時進行植被恢復工作,並採取先開展防風固沙、再進行植被恢復的方式,最大限度保證植被恢復的效果。施工中,採取分層開挖、分層回填的辦法,並注意表層土與底層土的分開堆放,表層0.3米的土壤單獨堆放。施工結束恢復地貌時,分層回填,盡可能保持植物原有的生存環境。今年,該廠已開展生態恢復工作量373萬平方米,其中井場生態恢復9萬平方米,管線作業帶生態恢復364萬平方米。

  此外,這個廠強化處理廠、長輸管線等要害部位的現場監管,突出抓好油氣管道隱患排查治理,完成各類隱患治理項目26項;嚴格承包商管理,與承包商簽訂了《HSE合同》;完善“三防四責”體系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安全風險防控水準持續提高。開展重點項目管理,加強氣田産出水回注管理,完成泥漿池治理。

  今年,該廠不斷嚴格落實工程、污染減排措施,強化審核評估和監督考核,確保減排指標全面完成。持續推進清潔生産,針對壓裂液回收再利用、作業廢水處理、鑽井液不落地處理等環保瓶頸,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加強氣田採出水回注管理,有效加強植被恢復,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