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郵儲銀行:發揮資管業務優勢 創新支援民企發展

2018-11-16 09: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1月15日電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金融改革、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決策部署,積極落實監管部門相關工作要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資管業務充分發揮專業能力和資金優勢,不斷豐富融資渠道,創新綜合金融服務,全力支援實體經濟,助力民營企業做優做強,為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多元化融資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郵儲銀行資管業務全力服務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強對國家戰略新興産業的支援力度,充分發揮多元化融資優勢,在提供信貸服務的同時,創新資産證券化、股權融資等方式,服務企業發展全生命週期,不斷豐富實體經濟融資渠道。

  郵儲銀行積極培育和扶持戰略性新興産業,通過産業基金、並購基金等創新形式,積極參與高端服務業、高端製造裝備、大數據等戰略新興領域的建設發展,為製造業注入新動能。

  2016年以來,郵儲銀行參與多支由國家部委、央企及行業龍頭主導的産業基金,認購規模約400億元,如國家創新投資引導基金、國投創合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華軍民融合産業發展基金、中廣核産業並購投資基金等,投資方向涵蓋了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産業,助力行業資源整合,推動軍民融合,支援建設製造強國。

  郵儲銀行積極支援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18年9月末,郵儲銀行理財投資民生工程項目49筆,合同金額626億元,主要投向交通、基建、環保、棚改、水利、新型城鎮化建設、旅遊、高新技術等重大民生和公共服務領域。

  同時,郵儲銀行充分發揮資管業務投資靈活優勢,在直接融資領域創新發展,通過債券投資、定向增發、可交換債券、可轉換債券等多種直接融資工具為企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積極擴大資産證券化投資領域,滿足企業多樣化結構融資需求,降低企業成本和杠桿率。

  郵儲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通過理財投資80億元參與陜煤集團的債轉股項目,優化了該集團債務結構和資本結構,為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

  截至2018年9月末,郵儲銀行資管業務非金融企業債券類資産超過2700億元,以定向增發、可轉債、可交債、優先股等多種形式參與資本市場投資餘額270億元。理財業務累計為1868家發債企業、120余家上市公司提供直接融資支援。

  此外,郵儲銀行秉持踐行綠色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宗旨,加大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通過參與中廣核等市場化的産業基金,投向國內風電、太陽能及水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進一步解決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産業的資金短缺問題。截至2018年9月末,郵儲銀行已投資山東、河北、雲南、河南等省份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8個,金額16.84億元。

  以綜合化服務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郵儲銀行資管業務積極支援民營企業各類融資,為民營企業提供多元化綜合金融服務。

  據統計,郵儲銀行2017年全年理財支援民營企業相關業務規模超過1100億元;近三年通過股票質押、優先股、産業基金、可交債等多種創新産品形式,陸續參與31家民營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70億元。

  郵儲銀行股債並舉,不斷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結構。重點通過信用債、企業債以及股票質押等投資品種,支援企業日常經營融資,同時以優先股、可轉債、可交債、定向增發等股權投資形式,切實幫助企業降低杠桿率,優化融資結構。郵儲銀行前期參與的三一重工和樂普醫療等民營企業可交換公司債均實現換股退出,在支援民營企業的同時,也為理財客戶實現了較好收益。

  郵儲銀行還創新融資方式,推動民營企業産業升級。郵儲銀行于2017年參與海澱區政府發起設立的中關村並購母基金,以中關村多家百億市值高科技上市公司為依託,投資上市公司擬並購上下游中小型技術密集企業,幫助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例如母基金投資的神州優車産業基金旗下集聚了“出行平臺”“電商平臺”和“金融平臺”,同時正在佈局中的汽車生態圈的其他領域,為智慧出行産業提供豐厚的渠道和資源,不斷引領中國網際網路汽車行業的發展。

  郵儲銀行通過多樣化綜合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快速發展。2016年郵儲銀行與國內一家醫藥生物民營企業共同成立産業基金,將郵儲銀行股權融資、並購融資、投行業務、傳統信貸等業務組合,滿足企業醫療診斷、儀器製造等業務板塊發展需求,從而助力企業確立行業領先地位。

  未來,郵儲銀行將始終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部門工作要求,堅持金融回歸本源,發揮資管業務優勢,創新多樣化融資模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不斷提升理財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的能力,激發經濟轉型發展新活力。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