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建債務問責制 堵地方債黑洞

2014-12-17 09:13 來源:深圳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實際的地方債和上報的地方債有巨大的差距。”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為17.89萬億元。李鐵透露,在地方調研時候,走了十幾個城市,他們説只報了10%,有些報了20%、30%,超過50%的都沒有。

  既不用害怕破産,又不用為過度負債擔責,地方債務規模膨脹,地方政府債臺高築,一度十分普遍。早在還沒有發行正規地方債券之前,帶有違法嫌疑的各種間接舉債行為已經氾濫,全國至少有數千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上到每個省,下到每個縣,幾乎都有融資平臺。這不僅是對未來財政收入的透支,也是對國家法律的提前透支—在《預演算法》正式修改之前,理應“不列赤字”的地方預算卻負債沉重,實有違法之嫌。

  眾所週知,越是神秘而封閉的違規舉債,越是容易陷入舉債無度的風險之中;發行更為透明、更為規範的地方政府自主債券,其實也是利用市場的力量,對地方舉債無度進行規範。今年,10個省市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已經試點,打開闔法的“前門”,就要關上違法的“後門”,讓地方政府舉債方式僅限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但是很顯然,合法的地方政府債券,似乎僅是地方政府借錢的“補充”,以致超過一半的地方政府債務根本沒有上報。

  地方債上報數量不到實際一半,這不僅是誠信的問題,更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黑洞。地方債沒有上報,意味著這些債務並沒有納入正規的風險管控,而是在隱蔽的黑暗角落裏顧自違規運作。一味追求政績而負債纍纍,又不用上報、不用公開、不受監管、不擔責任,結果可想而知。過去,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來還債,從農民手中低價拿地,雖然引發很多社會矛盾,卻仍是政府預期的重要收入來源。一旦房地産業陷入困境,不上報的地方隱蔽債務,就存在失控風險。

  地方債不上報、不公開,不僅會嚴重影響高層決策,也會影響正規地方債券的市場運作。地方債虛假上報,以至於只報10%的違規操作,是對公眾的欺騙和不負責任,這個風險黑洞必須儘快堵上。要讓地方債風險不失控,首先要保證地方債全額上報,並且及時公開;其中關鍵,就是要建立債務問責機制,從官員政績考核上做文章,對不負責任的過度負債,實行倒查追究的終身責任制—借一屁股債,弄所有政績,然後瀟灑地拍拍屁股,將高高的債臺送給下任,這種無責舉債的模式早該結束了。(舒聖祥)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