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企業出京意願不強 北京製造業轉移陷“蝸行牛步”

2014-07-15 08: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媒體不斷曝出“京津冀産業協同發展”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北京産業轉移中的“重頭戲”———製造業轉移卻顯得蝸行牛步,進展緩慢。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三地採訪發現,儘管企業和相關部門仍在積極探索推進,但京津冀産業分工中北京製造業的轉移,目前仍面臨對接難、規劃難,企業出京意願不強等諸多障礙。在這背後,政府與市場“角力”的産業轉移,面臨的是産業“大到不能轉”等深層次問題。

  對接無功而返

  記者從北京、河北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轉移出京的企業依然只是個案。幾個月來,河北不少縣市區多次前往北京尋找企業對接,大多無功而返,一腔熱情很快就“涼”了。三地對於産業分工特別是製造業分工仍未完善統籌協調機制,使北京製造業轉移至河北仍呈個別化、零散化狀態。

  河北邯鄲的雞澤縣和成安縣原本很早就起步,打算主動“批量”對接北京鑄造産業,如今卻沒了下文。而搬遷至邯鄲武安的央企新興際華集團下屬子公司、國內原料藥碳酸氫鈉生産龍頭企業北京淩雲公司,雖然一直被當做是到目前為止産業轉移的成功案例,但其搬遷原因僅是個案:企業搬遷後可利用新興際華集團在當地的另一下屬企業新興鑄管排放的二氧化碳作為生産原料。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由於北京對污染企業實施就地關停退出的嚴格限制,使得儘管河北各地對接部門熱情很高,但轉移出京的企業依然只是個案。北京製造業轉移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雙方仍缺少通暢化、常態化的協調和對接,使得至今為止實現轉移的企業數量十分有限。

  對此,河北很多基層幹部都反映,這幾個月以來多次前往北京主動尋找企業對接,但由於政策路徑不甚明晰以及資訊的不對稱,一腔熱情很快就“涼”了。

  唐山市曹妃甸區招商局一位人士説,當得知“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的消息後,他們幾乎每週都去一次北京,聽説北京有一批鍛鑄造、傢具企業將先期向河北轉移,曾派出8路人馬共40多人進京尋找招商資訊。3月,他們曾通過私人關係搞到一份“北京轉移企業名單”,上面約有300來家企業,主要集中于鍛鑄造和傢具産業。但是,其中很多企業的聯繫方式根本就找不到,而在可以找到電話的企業中,有的企業已經關停,有的地址已經更換,有的已經從事別的行業,轉移到外地的可能性都很小,最後他們只得無功而返。

  除了對接難,規劃難度也不小,從地區層面再到省市內部層面,規劃的出臺面臨著地區産業佈局、人口控制、自然生態建設等多方因素掣肘。僅從河北省內看,其産業承接佈局同質化也讓北京製造業轉移面臨一些隱患。記者從唐山曹妃甸、保定、廊坊等地的産業發展方向了解到,多地對電子資訊、新能源、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産業規劃都有重合之處。一些政府部門、産業園區在多個環節甚至進入惡性競爭,這給北京製造業轉移增添了一些隱患。

  規劃遲遲未出

  製造業轉移,是三地産業協同發展的“重頭戲”。與北京服務業面臨批發市場“疏解難”問題相似,在整合京津冀三地産業分工特別是製造業分工的過程中,北京製造業的轉移也仍未提速,有關規劃並未出臺。

  時至年中,記者仍未從北京市相關部門獲得産業轉移出京的更多規劃。但相關部門明確表示,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北京並未像一些人預測的那樣借産業轉移而輸出污染。《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北京就地關停污染企業與河北清理承接産業的態度,避免了一些污染、低端企業沒有意義的異地轉移。

  據北京市經信委介紹,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工業領域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步伐,計劃到2016年底推進1200家污染企業關停退出。污染企業將就地關閉、停産,不向外省市轉移。2014年,北京市將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工業污染企業關停退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標準等多種措施,通過部門協同、區縣合力、社會參與,實現關停退出300家工業污染企業任務目標。

  對此,河北省工信廳一位相關負責人説,在首批産業轉移方案中,北京表示鑄鍛造、傢具、電鍍等産業都不能再做了,想要轉給河北,但是我們根據技術含量和污染水準做了篩選,也對承接意向進行了一定的清理。

  “據稱北京正在製作産業發展負面清單,它的負面清單我們也要有選擇,我們能發展什麼,要承接什麼也要篩選。”這位負責人説。

  不僅河北省級部門思路在變,縣域部門也改變了以往的思路。“我們現在的招商觀念也在變,高污染項目即使利稅高,我們也不敢要了。”河北省成安縣發改局一位官員説。今年讓這位官員引以為豪的是,成安縣新引進了兩個高科技項目,金隅科技建設7萬噸高分子水泥添加劑生産線項目將要動工,北京艾普利華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高強度聚集超聲腫瘤治療系統(超聲刀)及相關衍生産品項目馬上要簽約。

  京企意興闌珊

  除了政府規劃和主動作為的因素,造成北京製造業轉移緩慢的原因,還有來自企業、市場等諸多障礙和隱患,目前這些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破除。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受困于多種因素,真正想主動轉移出北京的不多,一些發展勢頭強勁的産業甚至還可能在北京擴張。

  據了解,雖然北京既有的汽車製造業已經十分巨大,但是一些車企仍欲在北京增加産能。長安汽車預計2014年度固定資産投資28.77億元,將主要集中在魚嘴基地、北京工廠和渝北工廠的産能建設、産能和産品調整升級。2010年長安汽車曾稱,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的新工廠,未來將建成整車年産50萬輛、發動機年産50萬台的産能規模的基地。

  北汽集團作為“東道主”産能擴張意願更強,今年3月北汽與戴姆勒簽約,雙方計劃投入約10億歐元用於擴大梅賽德斯-賓士轎車在華産能。同一個月,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大興掛牌成立,這家公司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定在2萬輛。

  北京一些企業反映,如果不是因為産業升級轉型或擴大再生産,把存量産能轉移至天津或河北仍需要進行一筆額外的投資。《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了解到,除了開發區規劃中需要因轉型升級向河北調整轉移的200余家企業,目前有意願在北京周邊佈局的約40家企業,大多都是希望擴大再生産,而並非將現有生産環節轉移至河北。

  此外,一些企業擔心,員工尤其是技術骨幹因為産業轉移留不下來。據北京市豐台區經信委負責人介紹,上述淩雲公司出臺了工資翻倍、輪休等鼓勵原廠職工隨項目搬遷的政策,一百多名北京戶籍職工才跟著項目搬遷到河北。1981年進入首鋼工作的一位老職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2009年隨首鋼搬遷後家裏面遇到了困難,去曹妃甸工作兩地生活出現很多具體問題,比如孩子上學沒人輔導等,心理感覺和在北京有很大的差距。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此前撰文認為,北京本地對一些企業支援力度不小,再加上社會資源多,生活成本低,這自然讓企業不願意調整轉移。

  産業大而不能轉?

  多位專家表示,中小製造企業容易轉移,但部分集聚資源、土地、人口的先進製造企業能否轉移就不好説了。面對幾乎“大而不能轉”的製造業,北京能否下決心將現有高端製造業的製造環節、其他製造業的整個産業鏈轉移到天津、河北,仍待觀察。

  北京市統計局統計顯示,製造業在2013年對北京經濟發揮了明顯的支撐作用。當年汽車製造業增長24%,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1.9%,醫藥製造業增長8.9%,三行業對北京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4%。

  去年全年,北京生産汽車203.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2%。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一位專家表示,本應搞好生態建設的昌平、懷柔等地都在搞汽車項目,這顯示出汽車製造業大發展對經濟增長和就業保障推動很大,讓北京難以割捨。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北京市近年來多個區縣均發展汽車製造業,目前北京城六區外幾乎各個區縣都擁有車企的産業基地或工廠。位於北京順義區的北京汽車生産基地,總體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由整車發展區、零部件工業區等五部分組成。記者在這裡看到,北京現代三座整車工廠和多家零部件廠均建於此,園區內的多條道路上,裝滿北京現代轎車的大貨車排起了長隊,等待向外運送。

  以順義為中心,在其以北方向的懷柔區有福田戴姆勒,密雲縣有北汽福田去年剛剛達産的密雲多功能車廠;在其以西方向的昌平區有北汽福田北京基地;在其以東方向的通州區有生産汽車動力總成的北汽動力;在其以南方向的亦莊開發區有北京賓士,大興區有北汽新能源;而在西南方向,則有長安汽車北京基地。上述這些整車廠,再加上各類零部件廠,乘用車、商用車製造環節幾乎“環繞”北京。

  李鐵認為,北京市各種名目的産業功能區超過100個,其中汽車及零部件製造區約10個,創新産業區約20個,由於北京的特殊地位,只要北京放開“口子”,提供工業用地支援,無疑對河北和天津都構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多位專家表示,中小製造企業容易轉移,但部分集聚資源、土地、人口的先進製造企業能否轉移就不好説了。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