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林毅夫駁斥中國經濟崩潰論:還有四萬億美元外儲

2014-07-15 08:51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我國經濟而言,從1978年開始到去年,連續35年每年增長9.8%,確實是人類經濟史不曾有過的奇跡。

  但是,為什麼這一兩年來大家對中國經濟不太看好?主要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不斷地減速,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四年。最近一個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在7.4%,經濟這麼長時間的減速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次出現。

  國外很多學者,包括國內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是因為中國結構性、體制性、機制性的內因造成的,而這種內因如果不改革的話,會出現很多問題,增長不可持續;要改革的話就要付出很大代價,很可能包括很大的失業、經濟衰退甚至金融危機。

  因此,國外有不少人説中國經濟崩潰即將來臨。我認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和轉型中國家,肯定有不少體制、機制、結構問題,要沒有這些體制、機制、結構問題,中國就不是發展中國家。

  過去四年的經濟下滑,到底是不是真的就可以認為中國即將崩潰?這個問題要想清楚原因是什麼,對症才能下藥,如果不對症下藥很可能造成的問題會更嚴重。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都跑慢了

  唯一能解釋我國經濟增長下滑,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以及這些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在同個時間內都下滑,而且下滑得比我們厲害,只有國際外部性、週期性的原因。

  首先要承認,我們有體制、機制問題,作為發展中國家這點絕對不能回避。但是對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我認為是國際外部性、週期性的原因造成的,不是我們體制、機制的內因造成的。這一點並不難來證明,只要放眼世界就知道了。

  中國2010年經濟增長速度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8%,2013年是7.7%,基本上是這樣表現的。但是其他“金磚”四國,印度2010年經濟增長速度是9.1%,2011年是7%,2012年是5.3%,2013年是4.9%,同樣時間點也在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我國還要大。再看巴西,2010年經濟增長速度是7.5%,2011年是2.7%,2012年進一步下滑只剩下0.9%,接近崩盤,2013年只有2.2%。

  同樣的情形,總不能説中國的體制、機制問題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往下拉,而且把印度、巴西也拉著陪葬,導致他們比我們下滑得更厲害,這樣説不通。

  不僅像這些新興經濟體,像東亞如韓國、新加坡,我國的臺灣地區都是高收入經濟體,表現也和我們一樣,從2010年開始下滑,而且下滑也都更厲害。

  為什麼在同一個時間裏面,這些經濟體的經濟都在下滑,唯一能解析的是有共同的外部因素。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經濟體經濟增長由“三駕馬車”拉動:出口、投資、消費。

  第一架馬車——出口,發達國家到現在還沒有從2008年金融危機復蘇過來,出口必然放緩,這架馬車就跑慢了。改革開放到2008年以前,我們年均出口增長達到17%,今年我們制定的出口目標只有7.5%,一下子少了將近10個百分點,第一架馬車就跑慢了。

  第二架馬車是投資,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都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援他們反週期的投資項目。經過三年、四年、五年,大部分項目完成了,如果沒有新的項目繼續投入的話,那投資增長速度一定是下滑的,所以第二架馬車又跑慢了。

  第三架馬車是消費,中國的消費增長還是比較強勁的,所以中國還能維持7.5%的增長。其他經濟體消費也下滑非常快,失業增加,消費也跟著下滑。

  所以,唯一能解釋我國經濟增長下滑,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以及這些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在同個時間內都下滑,而且下滑得比我們厲害,只有國際外部性、週期性的原因。

  經濟增長還必須走投資拉動

  如果沒有投資,以消費增長來拉動經濟的話,開始的時候用自己的儲蓄,儲蓄用完開始借債,借債借了一段時間後總要還債,等到還債的時候就是危機來臨的時候。

  面對這種狀況,展望未來,發達國家的復蘇是漫漫長夜,出口的增長大概很難像2008年以前那樣高速增長。這種狀況之下中國經濟要增長,必須轉向內需。

  內需有兩塊,一個是投資,一個是消費。前面有一段時間,很多人説中國由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我們經濟增長速度就下滑了,現在應該改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對此我個人不敢茍同。

  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還必須走投資拉動的模式,並不是説消費不重要,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目標,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領域。但消費增長的前提是什麼,就是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收入水準不斷提高是什麼,是勞動生産率水準不斷提高。

  而勞動生産率水準要不斷提高,需要技術不斷創新、産業不斷升級以降低生産成本,以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降低交易費用。這些要靠投資,如果沒有投資,以消費增長來拉動經濟的話,開始的時候用自己的儲蓄,儲蓄用完開始借債,借債借了一段時間後總要還債,等到還債的時候就是危機來臨的時候。所以,中國絕對不要把自己過去35年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的法寶給丟掉。

  不能因為外國人喊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就人云亦云。過去國際學術界認為我國貿易順差是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時,曾經指責我國的投資過多是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認為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但是,現在美國貨幣數量寬鬆政策要退出,國際資金的大進大出,給印度也帶來很大的困難。

  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退出以後,造成印度資金大量流失,給印度造成很嚴重影響。印度中央銀行行長拉詹跟美國講,美元是儲備貨幣,美國貨幣政策會影響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美聯儲考慮美國貨幣政策時要考慮到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美聯儲最近發表一篇文章,認為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的確對印度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對中國沒有多大的影響,這篇文章叫《基本脆弱性》,有六個指標,根據這些指標認為中國經濟是強健的,印度最脆弱,結論是印度的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和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退出無關。

  這次用來説明中國經濟可以抵禦外部衝擊的那些指標,如儲蓄率高、投資多、外貿盈餘大和外匯積累多等,過去都是受批評的,則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的原因。所以作為學者必須有獨立的判斷,不能人家説什麼,我們就跟著唱。

  投資要注重效益和品質

  跟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國內這幾年的基礎設施投資非常多,但道路那麼堵塞,地鐵那麼擁擠,下雨很多積水……這些設施需要改善,不就是很好的投資嗎?

  不管是對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還是對發達國家來説,如果靠投資的話,必須是能夠提高效益和品質的投資。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有沒有提高效益和品質的投資機會?這個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機會,要像傳統的凱恩斯主義講的那樣挖個洞、填個洞,就沒有生産效率的提高。

  發展中國家有沒有效率高、效益好、品質高的投資機會?我覺得不少。因為我們現在只是每人平均6800美元的中等收入國家,産業可以升級的地方非常多。即使今天包括鋼鐵、水泥等很多産業都是過剩的,但是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産業升級。

  跟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國內這幾年的基礎設施投資非常多,但中國基礎設施有沒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道路那麼堵塞,地鐵那麼擁擠,下雨很多積水……這些設施需要改善,不就是很好的投資嗎?此外,還有環境改善等投資。

  我想中國這個發展階段跟發達國家比有很大的差別,發達國家發生危機以後,要找到經濟回報率高和社會回報率高的産業是很難的。它們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環境相對較好,但並不是完全沒有。這點我們和發達國家是不同的,好的、品質高的投資機會很多。

  而且,中國政府的財政狀況相對於其他國家好一些,民間的儲蓄率高,又有接近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用來投資,這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地方。只要把這些條件用好,中國應該可以維持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

  本文根據林毅夫教授在北京大學曹鳳岐金融發展基金主辦的經濟與金融高級論壇(92期)演講錄音整理,有刪節。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

  (原標題:林毅夫:“中國經濟崩潰論”為何不對)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