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多地房價漲幅過線挑戰調控目標 專家吁兌現問責制

2013-12-30 09: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元旦將至,儘管多地新一輪調控落地,房地産市場暫時得到降溫,但多個城市仍難以達到年初確定的調控目標。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11月仍有66個城市繼續上漲,已有超過26個城市房價同比漲幅超過10%。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城市年度調控目標恐難實現,這意味著,中央應根據年初預定的調控目標進行問責。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調控問責屢屢爽約。

  據了解,按照今年2月出臺的國務院關於樓市調控的“國五條”要求,全國省會城市除拉薩外要制定並公佈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按照這一要求,多個城市在3月底發佈的實施細則中,提出了2013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增幅不高於年度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幅的控制目標。

  但在連續數月上漲的房價面前,部分城市早已超過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幅,出現了“倒挂”情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全國70大中城市中,除了溫州房價下降之外,其餘城市房價全部上漲。其中,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上漲同比漲幅已全面超過20%,而達到或超過10%的城市已多達26個,還有23個城市漲幅在8%至10%之間,早已超過年度調控目標值。具體來看,北京同比上漲21.1%、上海同比 上 漲2 1 .9 %, 廣 州 同 比 上 漲20.9%,南京上漲15.8%。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住房綠皮書指出,從統計局數據來看,全國70個大中城市除了溫州房價下降之外,其餘城市房價全部上漲,而且四個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均超兩成。如果以真實房價為基準,2013年多數一、二線城市調控目標基本不會完成。該機構建議,對於目標未完成地區建議兌現調控問責制度,對房價增速過快地區進行約談和問責。

  21世紀不動産集團市場發展中心總監桑豫峰認為,所謂約談與問責,意在強調執行,但屢屢爽約的問責使購房者對屢調屢漲的房地産調控措施失去信心,甚至使尚未出臺的長效機制也遭受質疑。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也表示,調控目標的設定以及完成程度是市場主體預期的重要影響因素,2013年宏觀調控效果不明顯,這很大程度就是政策對消費者預期沒有産生應有的作用所導致。

  的確,近月來,已有包括一線城市的18個城市出臺了地方調控收緊政策,而調控加碼的主因便是對住建部的約談做出回應。但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調控收緊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價加速上漲,但從成交量看,整體市場依然火熱,一二線城市日光碟迭出。部分城市用限價、限高價等短期措施抑制了市場的上漲,從統計數據上可能會在年底得到降溫的假像。但這很可能在明年醞釀更大的漲幅。目前來看,影響房價上漲的動力並未得到根本遏制。

  與此同時,在問責落實不到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約束力直線降低。上述人士表示,由於對房地産投資、土地財政的依賴,地方政府調控意願並不明顯,屢屢試探調控底線。12月24日,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有關負責人在向市人大常委會彙報時稱,2014年廣州將“探索逐步取消限價、限購等行政干預措施,建立房地産調控長效機制。”而就在同一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明確表示,2014年北上廣深等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要繼續執行住房限購政策。於是,第二日廣州房管局不得不再次“改口”,在官方網站上挂出公告強調要“嚴格執行我市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

  此外,倪鵬飛指出,2013年以來,我國住房市場調控開始逐步向市場機制過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住房調控長效機制。房産稅試點擴容、個人住房資訊系統全國聯網、健全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是我國住房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方面。這三項政策很早就被提出,但是一直都處於研究狀態,遲遲未能落地。

  “房價調控目標已落空,嚴厲問責則不能落空,應兌現調控問責制度。”倪鵬飛表示,2010年以來,國務院歷次出臺的住房調控政策都要求對房價上漲過快地區要約談和問責。但是,2010年至今還沒有一個城市被問責,問責制的嚴肅性受到挑戰,也就失去作為城市住房調控手段之一應有的作用。記者 梁倩 周楠 北京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