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好萊塢影視機構落戶大廠 華夏幸福享文創行業利好

2014-12-10 14: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12月10日電 黑洞、蟲洞、時空扭曲理論、愛因斯坦相對論、五維空間……當中國觀眾還在電影院撥開層層迷霧,穿越好萊塢科幻巨作《星際穿越》的時空之旅時,這臺“金牌造夢機器”已然實實在在落地中國。

  12月10日,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推介會暨首批好萊塢影視機構入園簽約儀式舉行,華夏幸福與Relativity Education(相對論教育機構)及BASE FX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標誌兩家好萊塢著名影視機構成為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的首批入園企業。

  此次進駐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的兩家好萊塢影視機構可謂殿堂級:Base FX是業內唯一三次獲得艾美獎的視覺特效和動畫公司。作為迪斯尼電影、電視、動畫和主題公園項目的重要服務商和戰略合作夥伴,特效製作水準和業務量穩居行業龍頭地位,代表作《變形金剛4》、《環太平洋》、《加勒比海盜》、《碟中諜4》、《特種部隊2》、《環形使者》、《諸神之怒》、《星際迷航2》、《金陵十三釵》、《北京遇上西雅圖》、《王的盛宴》等都被中國觀眾所熟悉。

  Relativity Education則堪稱“好萊塢魔法學院”,是美國著名的影視教育機構,其參與製作、發行的200多部影片包括37部北美票房冠軍及58部全球票房過億單片,有超過60個影片獲得奧斯卡獎項或提名。該機構是目前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以培養專業好萊塢電影、數字內容技術、美術、影視表演藝術、藝術與媒體人才開設的影視學院。是影視行業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

  是什麼將兩家殿堂級的好萊塢影視機構吸引到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

  實際上,文化創意産業是當前産業升級浪潮下的熱詞之一。在前不久召開的2014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美雙方領導人會晤商討中美兩國的共同崛起。彼時,就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文創産業或將成中美未來合作熱點。

  作為國內領先的産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堅持“一個産業園就是一個産業集群”的發展理念,並於今年5月發佈了産業園戰略規劃:將在2014年聚焦12大重點行業,著力打造50個具有明確産業屬性的主題産業園。

  從美國矽谷孵化器、清華大學重大科技項目中試孵化基地、中國通用航空企業聯盟,到北方導航産業聯盟,再到京東電商産業聯盟,2014年華夏幸福在産業促進方面迎來最密集的簽約,産業平臺生態系統的搭建初見成效。尤其是今年9月,華夏幸福還在美國矽谷牽手4家創新企業,在智慧家居、生物醫藥、文化創意和電子商務等領域,進行創新成果的孵化,並加速在中國市場的産業化。

  此次華夏幸福打造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正是從文化創意産業的“第一資源”——專業人才培養入手,通過構建影視創意産業的産業鏈,融通引進、整合、孵化等産業培育的路徑,加速影視創意産業鏈上下游的有序集聚步伐。

  此前不久的10月13日,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項目正式獲批,最終落戶于北京通州。有機構分析認為,作為典型的超大型文化旅遊項目,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將國際先進的文化創意、旅遊休閒、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技術和産業以及本土文化元素進行融合,同時也將促進北京東部區域規劃和基礎設施升級,進而帶動緊鄰通州的大廠、香河區域的文化創意、動漫製作、休閒度假、購物餐飲等一系列上下游産業加速集聚和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站在影視行業制高點的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或將成為中國文化創意産業的新地標與領航者。

  秉持國際化和創新的規劃理念,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將規劃建設人才孵化、創新工場、高科技製作、後期特效、數字化體驗、數字化舞美、研發辦公及主題體驗等8大功能區,形成産業聚集效應。未來,大廠影視創意産業園將以孵化和産業基地‘雙輪驅動’的方式吸引龍頭企業,逐步形成有序的産業聚集,並通過創新內生實現價值鏈的重新挖掘和釋放。

  年初建立矽谷孵化器,年末牽手好萊塢,華夏幸福的“美國之緣”或許遠未結束。而隨著北京環球影城和人民大學新校區等項目帶來京東區域大廠、香河等産業新城大發展機遇,上述由文創行業引發的機會還只是剛剛開始,未來華夏幸福將隨著項目的推進將持續深度受益,或者出現新的重大區域性發展機會。(中新網房産頻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