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隔斷間變身合租公寓公然出租

2014-04-11 08:52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實習生 曹政

  “入住前,仲介管這房子叫‘高品質合租公寓’。入住後才發現跟群租房沒什麼區別。”入住半年多,住在朝陽區天翠園小區的張帆(化名)才知道自己住的是隔斷間。同時,房子的問題也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經多日調查後發現,這種被包裝為“高品質公寓”的隔斷間在本市並非少數,甚至打著“政府批准”的幌子對外公開出租。

  憑空造出雙層隔斷

  電路跑火險些釀禍

  “這地板踩上去軟綿綿的,步子重點兒都怕塌了!”張帆指著出租屋內的地板説。由於床比較沉,可以明顯地看到床附近的地面已經開始下陷了。

  去年,張帆在網上找到了一處叫“自如友家”的合租房。房子經過了裝修,並配置了基本的傢具和電器,定期還會有保潔員打掃衛生。他介紹,雖然房間面積只有20平方米,但每月的租金近兩千元,同時每月還會有200元左右的服務費。

  “入住前仲介告訴我這是優化間,住進來才知道優化間就是搭出來的隔斷間!”張帆拿出仲介曾提供的一份房屋平面圖,在圖上,張帆房間的區域被標注為“空”。實際上,張帆的房間只是一套Loft式合租公寓裏的一間,除了他,房子裏還住著4戶人家。這棟房子共分兩層,樓下的廳裏先被搭出來一個隔斷間,然後在這個房間上面,又搭出來一個隔斷間,張帆就住在樓上的隔斷間裏。

  張帆房間裏的一面隔斷墻,已裂了一條長長的縫隙。張帆敲了敲墻説:“聽聲音裏面好像就是一層木板,隔音效果特別差。”最讓他哭笑不得的,則是他屋內的一盞燈,開關居然在樓下的屋裏。

  就在不久前,這套房內因電路問題險些釀成一起火災。朝陽區公安消防支隊開具的一份《火災事故簡易調查事故書》顯示,今年2月,這套房內的一個房間曾因墻壁插座打火,引燃了附近的床墊。雖然火災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但床墊上還留有燒焦的痕跡。

  大量隔斷對外出租

  仲介謊稱政府批准

  本市被包裝成“高品質公寓”的隔斷間不止這一處。

  “自如友家”的官方網站顯示,“自如”是北京鏈家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的旗下品牌。在其官網上點開位於朝陽區太陽宮附近土星園小區內的一間合租房,網站介紹,這套房子被分成了4個房間,面積均在10-15平方米內,租金根據房間的朝向、大小而不同,最低的一間為1960元/月,最貴的一間為2590元/月。

  “房租最貴的房子面積大,是在原來的客廳裏做了一個優化間。”負責這套房子出租的管家小王説。然而,經筆者再三詢問後,小王才道出真相:這優化間其實就是隔斷。據她介紹,在該小區裏,共有100多套“自如”房,幾乎全部都有隔斷間。

  “別看是隔斷,但隔音效果特別好,肯定安全。”小王説。雖然打了保票,但這面隔斷墻到底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小王卻説不清。

  這些改變了房屋原本結構、搭起來的隔斷間能對外出租嗎?“您就放心租吧,我們這個是市住建委唯一批准的隔斷間。”小王説。而當要求其拿出市住建委批准的文件時,小王卻犯了難,“鏈家這麼大的仲介,能騙您嘛!”

  凡是隔斷都被禁租

  隱瞞情況屬於違約

  隔斷間到底能不能出租?難道真如仲介所説,“自如友家”對外出租的隔斷間,是經市住建委批准的嗎?

  “凡是隔斷間就不能對外出租。”市住建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隔斷間存在大量安全隱患,給租客的人身財産安全都帶來威脅。而對於“自如友家”的隔斷間是否得到了市住建委的批准,這位負責人十分明確地説:“市住建委從未批准過任何一個隔斷間!”

  去年7月,市住建委發佈的《關於公佈本市出租房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本市住房出租應當符合建築、消防、治安、衛生等方面的安全條件,應當以原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根據通知,如果經紀機構違反本規定的,由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處罰,並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示。“租客遇到對外出租的隔斷間,可以向市住建委或區縣房管部門進行舉報。”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果仲介機構隱瞞房屋真實情況,租客就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北京盛廷律師事務所的畢文強律師介紹,仲介機構改稱隔斷間為優化間,對租客隱瞞了出租房屋的真實情況,租客也可以要求仲介機構賠償違約金。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