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樓市低迷背後:開發商"降價""墊首付"等招數頻出

2014-04-10 0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樓市低迷背後:開發商“降價”

  近期樓市表現持續低迷,部分開發商採取降價、平價開盤,甚至祭出“墊首付”的招數來吸引客戶。資料圖 中新社李慧思 攝

  中新網4月10日電(房産頻道 孫建永)經歷了2014年一二月份的樓市淡季,進入三四月份,市場並未出現往年的“小陽春”,成交量雖有上漲卻仍處於同期較低水準。據中新網房産頻道梳理髮現,一季度多地住宅成交量出現明顯下滑,其中北京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超過50%。在樓市持續低迷的背後,部分開發商採取降價、平價開盤,甚至祭出“墊首付”的招數來吸引客戶。

  一季度多地住宅成交狀況平平

  三四月份天氣已經明顯轉暖,但各地樓市似乎並沒有同期進入“小陽春”。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在納入監測範圍的30個主要城市中,有28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成都、蘇州十大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全部出現下降。

  北京方面,據北京市住建委及偉業我愛我家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為16418套,環比下跌41.3%,同比下跌55.8%,為05年以來季度新房成交量最低。其中,一季度新建純商品住宅成交量為11621套,環比下跌23.2%,同比下跌54.5%,成交均價為27863元/平,環比上漲10.4%,同比上漲26.6%。

  為此,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一季度新房成交量明顯萎縮,成交均價慣性上漲。春季新房交易量的明顯萎縮表明,從年初至今市場復蘇緩慢,由於2013年樓市火爆造成的價格持續上漲,年初市場成交價格的上漲更多體現出市場慣性,但漲幅已經收窄。

  另據世聯地産近期對全國多個城市的網路調查顯示,2014 年1 季度購房者信心指數為54.2,較2013 年4 季度下降0.4,表明購房者對未來房地産市場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該項調查的分析稱,今年以來,資金面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偏緊狀態,偏緊的流動性對樓市産生了一定影響,各大銀行的房貸利率大多較基準利率上浮了10%左右,市場成交遭遇“倒春寒”。

  針對北京等城市成交狀況不佳的市場表現,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稱,當前樓市成交進入“冰封期”主要是剛需客群越來越重的觀望情緒所致。今年以來,北京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新政令這部分客群的恐慌心態得到緩解,大量剛需客群轉而申購中低價位的自住型商品房,導致普通商品住宅市場成交出現回落。

  開發商以“降價”、“墊首付”等手段吸引購房者

  在樓市成交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開發商開始使出各種“招數”吸引購房者,以求加速跑量。據了解,由杭州、常州等城市拉開降價序幕後,降價潮蔓延至南京、成都等城市。隨即,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也出現樓盤降價現象,萬科、東亞新華等品牌房企紛紛採取降價或平價策略開盤。

  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萬科、保利等在京剛需項目選擇了“平價跑量”的銷售策略。其中,萬科幸福匯和首城匯景灣分別以14000元/平方米、13100元/平方米的價格入市,比之前開盤價格分別微漲了4%和2%。

  開發商在降價、平價開盤的同時,還祭出“墊首付”的招數吸納客源。據廣州日報4月8日報道稱,保利、合景、祈福、雅居樂等多個開發商先後推出墊付首付的促銷活動,涉及樓盤已達近20個。其中,保利旗下廣州三個項目高調宣佈實施“分期首付”優惠活動,不久,天健上城跟風推出四套“零首付”房子吸引置業者,合景譽山國際、合景天峻也先後推出分期首付優惠活動。

  從開發商已經公佈的一季度銷售業績來看,樓市降溫讓房企間業績分化加劇,中型及小型房企業績增幅普遍下滑,部分房企一季度銷售額下滑超過50%。其中,合生創展一季度僅銷售7.03億元,同比下降超70%;恒盛地産銷售額11.37億元,同比下滑55.1%。

  對於後市走向,任啟鑫分析認為,未來開盤項目低價入市、在售項目推出特價房的現象還會不斷增多,市場預期因此發生轉變,由剛需盤引發的“價量停滯”將最終影響到中高端市場,造成2014年商品住宅市場的整體萎靡。(中新網房産頻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