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廣東電網投21億元新建豪華辦公大樓

2014-04-10 09:12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三令五申嚴控樓堂館所建設,作為央企的中國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電網公司)在原有兩棟辦公樓能夠滿足生産辦公需要的情況下,又以建設“廣東電網生産調度中心”的名義,投資21億多元,於今年2月開工新建總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豪華辦公樓,並且新建辦公樓內竟規劃設計多個高檔健身房、娛樂活動中心、禮堂、高檔餐廳等設施。

  >>廣東國企

  花21億新建豪華辦公樓

  近年來,中央發佈多道禁令整治豪華辦公樓,清理騰退超標辦公用房,並特別強調“嚴禁以建技術業務用房名義搭車新建樓堂館所”。這些禁令同樣適用於國企。中央最新禁令出臺僅半年多時間,廣東電網公司即以建設“生産調度中心”的名義,斥鉅資變相開工新建豪華大樓。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琶洲“廣東電網生産調度中心”項目工地,現場建設工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剛剛開工一個多月。

  廣東電網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該項目雖然名為“生産調度中心”,實際上是按行政辦公的要求設計和建設的,建成後會成為廣東電網公司新的辦公總部,生産調度用房只佔其中很少一部分。

  “一幢國際先進水準的寫字樓將拔地而起。”一位現場施工人士指著赫然聳立的藍色玻璃幕墻大樓效果圖告訴記者,未來琶洲將成為廣州形象窗口,而廣東電網大樓將是琶洲區域地標性建築之一,其豪華程度將不亞於五星級酒店。

  正在開建的“廣東電網公司生産調度中心”曾進行設計方案的國際招標,招標公告顯示,該建築建設標準為:國際先進的寫字樓。

  廣東電網公司建設工程部負責該項目的藍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廣東電網公司確實在新建辦公總部,公司新辦公樓及其附屬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21億元,總面積為16萬平方米,項目已經開工一個月左右,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

  “廣東電網生産調度中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訊也印證該項目為辦公樓,集廣東電網總部辦公、生産調度等功能于一體。

  >>電網總部

  現有辦公用房還有閒置

  記者從該項目設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了解到,根據設計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廣東電網生産調度中心項目”將修建層高為33層辦公樓、16層的調度中心、4層後勤服務樓群以及5層會議活動中心;此外,還將修建3個停車場,總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

  記者從廣州市規劃局獲悉,廣東電網的這個新建項目由4幢建築物組成,總建築面積162077平方米,投資總額21億。其中建安工程費用1.38億元。

  打著“生産調度中心”的幌子,正緊鑼密鼓新建豪華辦公樓的廣東電網公司,其實目前並不缺少辦公用房。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目前僅總部所在地就有兩棟辦公樓,合計建築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眼下尚有不少辦公用房處於空置狀態。

  廣東電網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中央要求,今年以來公司清理超面積配備辦公用房,騰出來不少辦公室,現在都閒置著,現有的辦公用房都用不完,再花費20多億元新建辦公樓純屬鋪張浪費和“面子工程”。

  >>新辦公樓

  設計標準高有康體功能

  “廣東電網公司新建辦公樓設計標準非常高,其中將來用於公司領導辦公的很多房間,面積有300多平方米,並配有會客室、臥室、獨立衛生間等,整個大樓內部不僅各種基礎辦公設施俱全,而且還規劃建設高檔健身房、娛樂活動中心、禮堂、高檔餐廳等。”一位參與該工程項目設計的人員透露。

  其他資料也印證了該辦公樓項目規劃設計有高檔健身房等康體設施。記者查閱《廣東電網生産調度中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看到,“廣東電網公司生産調度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辦公功能、康體功能、餐飲功能、會議功能、檔案功能、配套功能、調度控制中心機房、資訊通信運維中心機房、地下停車位及設備用房等。

  “‘康體功能’竟然成了一個國有企業新建辦公樓項目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設計單位也是應業主單位——廣東電網公司要求設計的,業主單位要求項目有什麼功能,我們設計什麼方案。”上述參與設計的人員表示。

  廣東電網公司為何無視中央多道禁令、頂風新建豪華辦公樓?樓內為何要設計建設健身房等與辦公無關的設施?記者聯繫到廣東電網公司新聞中心副主任龍建平,龍以“正在外休假”為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據《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