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 正文

學者:傳統百貨業需靠創新“自救”

2013-01-17 09:3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是否能博得消費者垂青並不在於零售業態的新舊之分,而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便捷交易、物美價廉、快樂體驗等方面的需求。

  瑞銀近日發佈報告稱,2012年百貨店內人流量開始負增長,百貨業成為相對不被看好的産業。中國百貨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即同店增長速度放緩。

  在誕生伊始,百貨業曾強勢擠佔當時的個體攤販市場而快速成為零售業主流。如今,當年的新生模式已漸顯老態,並被更為現代化的業態所衝擊。

  傳統節假日一直都是百貨業翹首企盼的旺銷時點。但是,在假日折扣所推動的短暫旺銷背後,卻是百貨業日漸冷清的常態。從百貨業上市公司披露的報表數據看,其盈利能力早已不復從前,綜合毛利潤從十年前的30%下降至如今不到15%。當前低價便捷的電商平臺、聚集人氣的SHOPING MALL都對傳統百貨業形成了強力競爭,並分流了大批消費群體。百貨業在“不做促銷等死,做促銷找死”的困頓中掙扎徘徊。

  其實,是否能博得消費者垂青並不在於零售業態的新舊之分,而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便捷交易、物美價廉、快樂體驗等方面的需求。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電商平臺正是憑藉現代化網銀支付、低成本讓利等優勢搶佔了傳統百貨業的市場份額,讓處於快節奏生活中的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瀏覽商品資訊,並通過快速貨比三家實現輕鬆購物。然而,電商平臺並非完美,線上交易很單調,缺乏情感和言語的交流。可見,雖然網購模式來勢洶洶,但其短期內完全取代傳統業態卻也並非易事。恰因此,近年來融合商場、餐飲、娛樂為一體的SHOPING MALL在國內各大城市頗為流行,並成為現代人閒暇放鬆心情的必選之地。遺憾的是,傳統百貨業若沒有與其他同行在地域上形成規模效應,則很難與新建SHOPING MALL比肩抗衡。

  事實上,研究機構對百貨業給出消極評價並不説明其必然要走下歷史舞臺。只要創新之心不死,傳統老店也可以舊貌換新顏。

  時下,除了加強成本控制、擴大讓利空間外,百貨業可以嘗試“觸電”。有消息稱,廣州友誼、王府井等百貨業老字號已搭建起自己的電商平臺。雖然囿于專業技術、人才及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傳統百貨線上交易尚難言成熟,但畢竟是對新生交易平臺的勇敢嘗試,理應得到鼓勵。更何況,與個體網路賣家相比,大型百貨商場因其廣為人知的實體門店而在商品品質、品種搭配、售後服務等方面更易博得消費者信賴,這或許正是兩者在交集後所産生的特色優勢所在。

  另一方面,傳統百貨業也應摒棄此前的優勢心態,放下身段與消費者産生互動。去年年底,上海“第一食品”歷經長期改建後重新開業,並以互動感和專業性再度吸引新老上海人紛至遝來。在其旗艦店裏,消費者可以觀摩地方傳統小吃的製作全過程,而且面點師傅還會親授絕技,面對面回答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顯然,地方特色小食在各種銷售渠道都可以購得,但這些拉近商家與消費者距離的交互體驗卻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切感受。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