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自貿區掛牌滿百日 聽浙商述説搶灘故事

2014-01-07 13:54 來源:浙江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社照片

  浙江線上01月07日訊正如一個初生的嬰兒,中國上海自貿區昨天剛滿百天,褪去了神秘面紗後,迎接各路投資者的目光。

  100天前,隨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掛牌成立,28.78平方公里的區域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引人關注的一塊改革熱土。

  想要分“改革紅利”一杯羹的浙商前赴後繼:比如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後,溫州商人孫寶華拿到企業註冊申請第一號;溫州商人陳曙和阿禮爾網路公司成為獲得自貿區營業執照的第一家網路企業……100天來,這塊被稱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試驗田,挑起了浙商對經濟前沿的敏感神經。

  “本來排在我們前面有7家企業預約,不過那天上海下大雨,那7家企業都沒有去成。”3個月前,36歲的溫州人陳曙和他投資的網路公司,幸運的成為拿到上海自貿區營業執照的首家網路企業。

  80後浙商毛顯陽:

  自貿區意義等同改革開放2.0

  1月2日,上海,風和日麗。30齣頭的浙商毛顯陽駕車沿著楊高路一路向北,跨過一道橫架在八車道上的巨大拱門,上面標注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中英文雙語標識。自貿區到了,沒有圍欄,沒有邊界。

  2012年,毛顯明就在這裡(當時還是外高橋保稅區)註冊了上海達三江集團,該集團主要從事辦公、文具、電子類産品的批發零售業務,他任董事長。

  “當時註冊主要考慮到一些稅收上的優惠。”毛顯陽是個實在人,他後來發現這裡對內貿企業優惠力度偏小,實際受惠微不足道,“我感覺這裡更支援進出口企業”。

  自貿區正式掛牌後,這個地方一下子熱了。“幾乎每天接到浙江老鄉的諮詢電話,問企業註冊,問投資機會。我有點懵了,那還是我熟悉的外高橋嗎?”毛顯陽説,自己“起了個大早佔了坑”,有點慶倖。

  不過從接下來陸續釋放的政策資訊看,毛顯明覺得自己高興得太早了。

  “開始那兩個月確實有點失落感。”毛顯陽從事的批發零售行業,雖然一年有四五億元的銷售額,但和跨國大企業、大機構相比,還是有點小兒科。而與金融、通信等業務相比,零售行業還是處於傳統一線。

  但是,這種小小的惆悵,很快消失了。“大家比較心動和興奮,特別對我們這些年輕浙商來説,沒趕上第一波改革開放,自貿區在我們眼裏,意義等同於第二次改革開放。”

  萌動之餘,毛顯陽又有點迷惘:如何抓住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

  自貿區的機會在金融領域比較多,很多新註冊的企業都是衝著這個去的,其中不乏他的很多同鄉,但是毛顯陽止步了。“搞金融我是門外漢,沒找到合適的專業團隊,我不敢碰。”

  商業地産,毛顯陽曾心動過。他的一個朋友,前兩年在這裡買了大型倉庫。因為企業搶注熱,外高橋一帶的倉庫租金三個多月前是1~2元/平方米/天,現在租金上漲了60%~80%。這位朋友把倉庫分割租賃,還供不應求。寫字樓更是炙手可熱,租金原先是2~3元/平方米/天,現在漲了三四倍。“好的商業物業可遇不可求,我還在等合適的機會,畢竟前期暴漲,已經透支了。”

  如何讓自己的主業能搭上自貿區的順風車?讓毛顯陽喜出望外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對他們這樣的貿易型企業來説,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做海外代購業務,我們有客源優勢,在國內有40多家大型門店客戶資源。産品方面,本身就有很多進口貨源。做出口也沒問題,現在已經跟韓國、日本等客商在洽談中。”毛顯陽説,比較可行的是“前店後庫”。平時的展示和交易可以放在自貿區外,倉庫放在自貿區內,成交一筆再交稅,省了中間環節,也可以省卻大筆墊交關稅帶來的資金成本。

  2014年剛到,毛顯陽就有點迫不及待,筆電上,他把融入自貿區、開拓跨境電子商務寫入公司發展重點。在他看來,上海自貿區對企業來説,是挂在眼前的一張大餅,這餅能攤成什麼樣,需要火候,需要很多佐料(自貿區具體政策、細則的落實),當然更關鍵還要看攤餅者(企業)的手藝和思路。

  拿到網路企業首本照的陳曙:

  有點運氣,大雨擋了前面7家

  “自貿區,我來了!敢想,未來才精彩。”3個月前,當36歲的溫州人陳曙在自貿區喊出這句話時,很少有人能讀懂他的內心:自貿區讓他的保險網夢想有了新的起點。從那天起,他和自貿區管委會的合影就成了他微信的封面照。

  最難忘的日子定格在2013年10月11日。當天上午,陳曙和其他4位溫州商人投資的“阿禮爾(上海)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將上海自貿區第一張具有範本意義的外資營業執照收入囊中。該執照核準號為“41000002201310090001”,註冊資金300萬美元,該公司也是拿到上海自貿區營業執照的首家網路企業。

  “拿第一不是我們的目標。”説起這個“第一名”,陳曙直言是機緣巧合。

  10月8日早上8時,陳曙的合夥人方玉書在就趕到現場遞交了申請材料。“本來排在我們前面有7家企業預約,不過那天上海下大雨,那7家企業都沒有去成。”

  “我們風雨無阻到了現場,很巧就排在了第一個。”自貿區服務大廳的大廳設置讓陳曙眼前一亮,與其他地方的辦事大廳不同,那裏的36個窗口不挂銘牌,也不標明屬於哪個部門,這是自貿區“一口受理”辦事流程的體現。3天后,公司就收到了去領營業執照的通知。“原來預計10月25日才能拿執照,沒想到大大提前了。滿打滿算,前後只用4個工作日就辦妥了所有的程式,可謂閃電速度。”陳曙説,他們很幸運地成了第一家獲得自貿區牌照的網路公司,而且還是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公司。

  阿禮爾公司是一家以離岸金融的形式成立的外資公司,之所以能拔得頭籌,跟上海自貿區的一些政策有關。陳曙專注金融領域,早在掛牌前對政策就有一定期許,提前著手準備。在自貿區掛牌同日,中國保監會發佈保險業8項支援措施,其中提到同時開展跨境人民幣再保險業務,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境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鼓勵金融市場産品創新等也均被提及。

  該公司成立的初衷是融資需求和整體投資重組。前不久,該公司拿到了著名的美國啟明創投(曾投資過小米公司)A輪投資,注入大家保保險網項目。

  率先拿到執照,已經是享受到了自貿區的改革紅利。陳曙開了個玩笑:廣告費省下了幾個億都不止。

  首單效應正在慢慢顯現。這幾天,陳曙忙著奔波在上海、溫州等地給公司管理層培訓,一個培訓從早上開始至晚上10點結束,其他股東也分頭跟金融公司談合作。公司剛剛在裝修另一個大辦公室,眼看又要進駐一撥新人,擴大業務。

  對於新公司,除了融資需要,還會做什麼?陳曙表示,金融在自貿區的動靜和聲響目前是最大的。接下來會在保險服務類方面做更多探索。

  溫商周星增:

  兩個金融夢希望在此實現

  在自貿區“改革紅利”中,浙商難掩金融偏好。溫州籍商人周星增亦是如此。

  周星增是上海建橋集團董事長,旗下上海建橋學院是一所地處上海的民辦本科普通高校。為了學校進一步發展,學校最近啟動了新校區建設工程。新校區地處上海臨港,處在時下正熱的自貿區概念區域。

  佈局臨港謀于2012年,早于上海自貿區的規劃與設想,屬於“無心插柳”。然而,周星增亦“有意栽花”——借助著未來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他希望能成立一家“教育銀行”。

  “民營企業要辦教育,先天就被掐斷了一條融資途徑,自然千難萬難。”周星增説到這裡有點沉重,儘管建橋臨港新校區已列入上海市政府《臨港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任務,但新校區僅一期投入約需2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量不是小數字,他正通過轉讓集團優質資産和置換老校區等的方式多方籌措資金。

  “全世界沒有一個‘教育銀行’,因為其他國家都有為教育提供融資的基金。我們的教育産業發展中,民營機構嚴重缺位,與國際上民營教育機構挑大梁的情況比起來,實在是太落後了。”上海自貿區為周星增實現心願提供了可能性。

  “找幾個投資教育或者大學辦得好的股東,完全可以把民營教育銀行做起來。我想作為民營教育銀行的發起人介入自貿區金融創新,在這個産業十多年了,我很清楚民營教育機構的需求。”周星增説,三個多月來,這個想法在他心裏回蕩了很久,越想越有勁道,“現在就等具體的細則。”

  除了教育金融夢想之外,周星增還有個傳統的金融夢。不過在這點上他保持一貫的審慎:“我們和均瑤集團正在籌備成立一家民營銀行,待自貿區的體制改革和法律建設初成體系後再考慮吧。”

  紮根上海多年,這個家門口的自貿區在周星增看來是集團跨越發展的新支點。他還計劃把集團旗下的石油貿易公司、浙江建橋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註冊到自貿區去。作為“非公36條”出臺後批復設立的第一批民營能源企業之一,建橋能源早于萬向集團和廣廈集團拿下舟山油儲項目,然而至今産值不大,因為國內石油貿易行業的稅費較高。把建橋能源遷到自貿區內,也是想借政策之力發展,“貿易自由,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