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份以來,滬深股市有至少35家上市公司,共獲取了超過11億元的財政補貼。“補血”的上市公司有的處於嚴重産能過剩的鋼鐵、化工等行業,有的連年靠補貼延緩退市來“續命”……財政補貼的隨意性不斷受到公眾質疑。而回顧近年情況,財政補貼亂象並非止于上市公司一隅,國家大力保障的民生補貼、産業補貼、節能補貼在局部地區被異化,財政補貼儼然成了財政“亂貼”。
2013年年底前,上市公司迎來了新一輪財政補貼的“輸血”高峰,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收到財政補貼近百億元,環比增長近50%。其中,*ST南化2013年年底收到經營性財政補貼2.9億元,成為了年度資本市場補貼金額最大的企業之一。這一劑“補藥”,顯然能夠彌補公司約1 .96億元的虧損,也使公司免於面臨退市,但這已經是該公司經歷的第二輪危機。
此外,審計署2013年公佈的報告顯示,由於相關部門資料審核把關不嚴,致使近十萬戶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違規領取租賃補貼1 .53億元,重復領取租賃補貼2100多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節能減排補貼資金也大量被企業騙取。T C L、美的、格蘭仕、長虹等在內的8家知名家電企業,在高效節能空調推廣項目中,通過虛報節能空調銷售安裝數量,套取中央財政高效節能空調推廣補貼資金超過9000萬元。
在財政補貼屢屢被騙取背後,有些財政資金的決策和資金使用並不公開透明,財政資金的管理者可自由裁量,而這讓“跑技術不如跑關係”成了一些企業的心態。為了獲取補貼,不惜花重金打通關節,甚至求助於“補貼掮客”,財政“紅利”轉眼變成了權錢交易的“黑金”。
審計署2013年調查發現,國家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補貼中,在相關政府部門的眼皮底下,102個項目單位編造虛假申報材料,套取、騙取“三款科目”資金5.56億元。“去企業稍作核實了解,就能看出真面目,為什麼還讓造假企業得逞?”一些未獲補貼的企業質疑。
“真材料不管用,假材料能矇混過關,根子在於領導一支筆,動輒數千 萬 甚 至 過 億 元 的 補 貼 就 批 出 去了!”廣東一位光伏産業企業家王偉如此形容部分産業的補貼。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指出,財政資金是公共財産,每一分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財政資金的運用應該是公開公平公正,應對財政補貼錯誤決策負有主要責任的政府官員進行追責。
北京大學教授劉劍文建議,一些發達國家政府以公開透明、公平和效率為基本原則,對一些公共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網路公開披露,披露相關圖表、註釋、審計報告等資訊,這有利於提高民生資金的使用效益,我們需要借鑒。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