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國家文物局發佈2014年工作要點

時間:2014年02月17日 14:49 來源:中國文物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國家文物局2014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正式發佈。《要點》分為九個部分、44條,涵蓋了文物系統改革、《文物保護法》修訂、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七批國保“四有”工作、世界文化遺産申報、博物館免費開放、統籌文物保護利用等年度重點工作。 

  《要點》指出,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重要一年。國家文物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斷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著力推進以項目審批制度綜合改革為突破口的各項改革,著力增強以實施分類管理、精準管理為抓手的宏觀管理能力,著力完善以《文物保護法》修訂為核心的法規標準體系,著力提升以強化博物館教育功能為重點的社會服務水準,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要點》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分別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文物保護法》修訂,提升標準化水準;加快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完成七批國保“四有”工作;開展文物保護重點工程,做好世界文化遺産申報;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統籌文物保護利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執法督察,創新安全管理;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拓展文物宣傳;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制度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要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貫穿了鮮明的改革創新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部分中,提出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程項目技術方案審批許可權下放,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獨立承擔技術方案和經費預算審核改革,開展文物保護、安全防護、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行政審批改革效果評估,下放境外機構和團體拍攝考古發掘現場審批等行政審批事項,鼓勵支援經營性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剝離轉企改制,完善經費預算第三方審核制度等。此外,在完善項目審批配套制度、探索建立博物館理事會制度、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等方面都要做出新努力。 

  《要點》提出,要統籌文物保護利用,強調提升服務社會的水準。今年開展的工作包括:強化博物館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館展陳水準,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整合博物館資源,開發青少年教育項目,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緊密結合;開展民間收藏文物鑒定試點,完善服務監管措施,促進文物市場健康發展;開展新型城鎮化中古村落保護利用綜合試點,推廣正定古城保護經驗;發佈鄉土建築、工業遺産、名人故居保護利用導則,探索不同類型文物資源的多種利用方式;建設可移動文物資訊服務系統,逐步向社會展示普查成果等。 

  《要點》對《文物保護法》修訂、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水下考古工作船、文博人才培養、科技支撐、文物違法與消防安全專項督察、回應社會關切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將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完成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並上報;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將全面開展文物資訊採集、登錄,開展對非文博單位申報文物的認定工作;水下考古工作船交付使用後將開展首次遠航巡查和西沙海域水下考古調查;發佈《文博人才工作中長期工作規劃綱要》,啟動文博人才培養“金鼎工程”;創新文物保護科技成果推廣模式,開展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開展古城保護中文物違法與消防安全專項督察,啟動實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開通運作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及時發佈政務資訊等。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