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青年看敦煌:亦是文化之旅 更是友誼之行

2017年08月01日 08:12:2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7年7月25至28日,20位曾經參加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代表來到敦煌重走絲綢之路。(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台灣網7月31日訊(記者 楊永青) “王惠民博士用一個半小時講了一千年興衰沉浮的莫高窟,我們用4天時間致敬兩岸青年交流20年來過的人和走過的路,這註定是一條濃縮感情與感動的心靈絲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臺港澳處處長于昕這樣評價兩岸青年重走絲綢之路的意義。

  2017年7月25至28日,20位曾經參加過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代表來到敦煌重走絲綢之路,這是該會主辦的“二十年再相聚——兩岸青年交流主題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夏潮基金會、臺灣張老師基金會和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等機構代表亦參加此次活動。活動期間,兩岸青年眺望七彩變幻的丹霞地貌,爬行浩瀚沙漠的鳴沙山,駐足千年文明的莫高窟,穿越古代“國門”陽關和玉門關,不僅親身領略了絲綢之路的無窮魅力,更在活動中與新老朋友親密互動加深友誼。

  首都體育學院的李雪碩用一首詩來形容此次活動的感受:“敦煌西安文化行,一路歡聲伴笑語。文化感情同交流,我與臺胞心連心!”

  兩岸青年同講敦煌故事:弘揚和保護敦煌文化

  莫高窟是我國世界文化遺産中知名度很大而容納量卻很小的景區,現存洞窟735個,其中窟內面積在13平方米以上、病害較輕且適宜開放的只有112個。隨著時光的雕琢和風沙的打磨,佇立在沙海中的莫高窟壁畫和彩塑已脆弱不堪。

  27日下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王惠民博士給大家上了一堂名為“把敦煌石窟完整地傳給後人”的講座,引發了兩岸青年對敦煌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思考和共鳴。王博士向兩岸青年急呼保護莫高窟早已刻不容緩:“莫高窟早晚會消失,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有可能剝落或是坍塌,那記載著中華民族文明資訊的壁畫和洞窟就此不復再見,這份心痛,不是憂慮兩字能夠負擔的!”

  2016年10月,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首次進入臺灣大學校園。該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以及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

  于昕表示:“莫高窟是大家的莫高窟。我寧願相信,人類科技的進步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可以讓‘把敦煌石窟完整地傳給後人’不只是個夢想。懷揣對歷史傳承的擔當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敬畏,我們在兩岸不同的地方共同講好敦煌故事,為莫高窟保護事業貢獻一份心力,每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家的力量加起來就是無窮大。”

  北京化工大學的張微覺得這幾天很不可思議,“終於在莫高窟還較為完整的時候感受了古人的虔誠信仰,無論是佛像還是飛天,都讓我嘆為觀止!”她當時迫不及待地寫了一堆明信片將莫高窟推薦給朋友們,但後來聽講座時,了解到莫高窟原來很脆弱,握在手中還未寄出的明信片讓她猶豫到底要不要寄出去,不過最終她還是寄出去了,“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一起為保護莫高窟盡一份微薄之力。”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哈淳淳認為重走絲綢之路不光是兩岸青年人的交流之旅,更是敦煌文化的傳承之旅。敦煌研究院的助力使得這次敦煌之行更加有深度,在飽覽敦煌美景時通過講解深入了解敦煌的千年曆史,在被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所震撼的同時更能體會到這份文化瑰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位置和保存至今的不易。哈淳淳説:“相信之後再提起敦煌的時候,我們腦海中浮現的會是這四天來和彼此難忘的回憶,還有作為炎黃子孫對敦煌保護的一份責任。”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臺港澳處處長于昕(左二)、臺灣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右二)和臺灣張老師基金會董事藍涂育(右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同走陽關大道(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夜遊古都西安(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張微(張微供圖) 

敦煌市夜景(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