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好中華文化的生態智慧(新征程·新步伐)

2022-05-10 10:4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節氣已過立夏,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今天我們説起二十四節氣,或是季節流轉在忙碌生活中刻下的詩意節點,或是恰逢立春的冬奧盛會上那驚艷世界的倒計時。而對於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人來説,能夠創造出這套用於指導生産生活的時間知識體系,是一種向生態環境“取經”的大智慧。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二十四節氣蘊含的生態智慧,始於對自然“何以如此”的好奇心。

  雨落、蟲鳴、風動、花開、雷響、雁來……觀察並記錄一時一動的物候,是總結形成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作為農耕文明古國,中國人在擁有成熟的成文曆法之前,就懂得“望杏敦耕,瞻蒲勸穡”,從植物的生長狀態中判斷農耕的時機。這説明我們的祖先從一開始就認識到順天應時、因勢利導的重要價值,形成了“天人合一”這種樸素的生態觀念。

  因此,二十四節氣生態智慧的核心,就是順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種生態智慧,讓二十四節氣的內涵不斷與時俱進,歷久彌新,成為全人類所共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識,用好中華文化的生態智慧,要以自然條件為發展基礎,合理利用資源稟賦。無論是“雨生百谷”的穀雨,還是“可種有芒之谷”的芒種,都提示著降水、光熱等氣候條件對於農業生産的基礎性作用。對於現代農業來説,遵農時科學生産、循地利智慧經營依然適用。推而廣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要因地制宜,在守住環境品質底線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讓良好生態成為滋養生産力的肥沃土壤。

  用好中華文化的生態智慧,要形成符合節律、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如果説工作日、上下班時間已成為支配現代人生活節奏的計時器,那麼與自然物候緊密相連的二十四節氣則是內置於中國人文化基因中的“生物鐘”。驚蟄看“微雨眾卉新”,夏至聞“圓荷始散芳”,白露見“露從今夜白”,大雪望“積雪浮雲端”,節氣引導人們到自然中擁抱美景,更好感知自然氣息。如今,我們更加珍惜二十四節氣生態文化的傳承,許多人通過製作應季美食等方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代代相傳。

  用好中華文化的生態智慧,要延續併發展“天、地、人、物”相合相融的整體自然觀。二十四節氣脫胎于中國以農為本、靠天吃飯的特定歷史背景,強調對土地的依賴和對自然的尊重。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全球生態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這種“人與自然本是一體”的生態主張更顯珍貴,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文明實踐中發揚光大。

  應天地之韻,順四時之氣,是二十四節氣穿越千年向現代生活投射的一束智慧之光。讓我們不斷從中華文化中汲取營養,與世間萬物共用每一季的律動,共度每一歲的欣榮。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