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真情演繹平凡英雄(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

2022-05-10 10:43: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每一天都有動人的故事發生,每一處都有值得歌頌的平凡英雄。只要我們用心去挖掘、去表現,就會有所收穫。

  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我有幸現場聆聽,深受鼓舞,更加堅定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創作方向。回想從影20多年來塑造的人物形象,但凡為觀眾所喜愛、所津津樂道的,其創作靈感和養分無不扎紮實實地來自現實生活、來自於平凡中涵養不凡的人民群眾。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故事就實實在在地來自生活中的普通人。上世紀80年代,在還沒有開通公路的偏遠山區,一對鄉村郵遞員父子多年如一日,靠走山路、溜滑索,為山裏的村民運送郵包。影片表現的就是這對鄉郵員父子的日常生活。全片沒有多少臺詞,看起來就像一篇語氣平緩的日記。那時我剛剛20歲,總覺得自己人生第一部電影應該場面宏大、壯懷激烈。但在湖南西部的大山裏,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背著重重的郵包走啊走,從一個村寨走到另一個村寨,心裏有些沮喪。我問霍建起導演:“我們電影的精彩部分在哪?”導演只是回答:“能真實記錄這對鄉郵員父子的生活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能拍出的,也只是他們精彩人生的一小部分。”為了拍好這部電影,整個團隊都很辛苦,我也曬得黝黑黝黑,活脫脫一個山裏小夥兒。影片拍到最後,我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演戲還是在生活。

  第二年電影上映,感動了很多人,獲得許多獎項,直到現在仍然有人觀看並談論這部影片。大家説,電影裏那個黑黑憨憨的小夥子很帥,我知道那是我扮演的年輕鄉郵員在發光,是鄉郵員身上勞動者的美、勞動者的善良和純粹打動了觀眾。作為創作者,我們只是真實記錄、真誠表現了人物本來的光彩。

  在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我扮演共産黨員方孟敖。他是潛伏于敵人內部的中共地下黨員,是那個年代無數隱姓埋名、置生死於度外的隱秘戰線英雄的縮影。拍攝時最大的考驗,是把中共地下黨員表面的隱忍平靜和內心的波瀾壯闊同時展現給觀眾。方孟敖始終無法對愛人説出實情,只能用《堂吉訶德》中的名段表達心跡:“當我的這些事跡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用藝術作品表現他們、銘記他們。

  電影《守島人》是對“人民楷模”王繼才的深情刻畫與熱烈讚頌。從2019年開始,導演陳力就帶著我們去開山島采風。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慢慢深入這位守島英雄的內心。王繼才32年堅守邊陲小島,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孤獨和風雨。他無怨無悔地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這次拍攝歷時半年多,躲避颱風、烈日下暴曬、被礁石磕出血,這些都是小事,大家始終幹勁十足。導演也一直給我們鼓勁:“我們要用王繼才的精神來拍王繼才。”影片上映後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觀眾見面會上一位女士含著眼淚説:“謝謝你們,我是一個普通的環衛工人,我在電影中看到了王繼才的堅守,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被電影記錄、被時代記住,我很感動。”聽到她的這番話,我真心覺得自己和全劇組前後兩年多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每一天都有動人的故事發生,每一處都有值得歌頌的平凡英雄。只要我們用心去挖掘、去表現,就會有所收穫。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從人民中來,受惠於人民,也要無愧於人民。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我將繼續深情表現人民,歌頌人民,用優秀作品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作者:劉燁,係演員)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