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王毅: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擴大赴臺遊開放範圍
王毅:促進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
  從1987年至今20多年間,兩岸人員往來快速發展。截至2007年底,臺灣同胞來往大陸累計超過4703萬人次,大陸居民往來臺灣累計已達163萬人次。現在,每年有超過430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往返于兩岸,據主管部門統計,...
孫亞夫: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正處於歷史新起點
福建新推十條針對省外居民“小三通”赴臺遊線路
國臺辦:將從三個層次推動兩岸經濟合作
  更多
 重要言論 更多
胡錦濤希望兩會今後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2008.06.13)
胡錦濤:協商談判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由之路(2008.06.13)
胡錦濤總書記會見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2008.06.13)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舉行會談(2008.05.28)
胡錦濤會見連戰 強調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2008.04.29)
 各方反應 更多
資深臺灣問題學者李家泉:改革開放與兩岸關係
人民幣逐漸走入臺灣民眾生活
大陸出臺兩岸交流新舉措 島內民眾説日子好過了
臺航運業者:望早日讓兩岸人民享受直航帶來的經濟效益
臺學者:國臺辦五項舉措將引領兩岸交流新高潮
臺媒解讀王毅談話:大陸未把臺灣提出政策束之高閣
 動態 更多
資深臺灣問題學者李家泉:改革開放與兩岸關係
馬英九:大陸三十年來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成果
孫亞夫: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正處於歷史新起點
孫亞夫:為臺企轉型升級提供有利支援和良好條件
福建新推十條針對省外居民“小三通”赴臺遊線路
臺觀光部門將來大陸宣傳以爭取大陸游客赴臺遊
國臺辦:將從三個層次推動兩岸經濟合作
臺海觀瀾:“陸資入臺”成為兩岸業界關注焦點
臺交通主管:週末包機相當成功 冀提高大陸客人數
人民幣逐漸走入臺灣民眾生活
江丙坤:金融議題將規劃為明年兩會優先協商重點
臺交通主管對十一期間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充滿信心
臺郵政部門:直接通郵無技術障礙 只待兩岸協商
臺灣業界急盼大陸資金入臺刺激臺灣經濟
中國投洽會:海峽兩岸金融業合作有望全面提速
 五項新舉措便利兩岸同胞往來
1.凡持有效往來臺灣的通行證及簽注的大陸居民,今後可以經金門、馬祖、澎湖往來大陸與臺灣本島。
2.首批開放赴臺旅遊的大陸13個省市居民,今後可以赴金門、馬祖、澎湖旅遊,並經金門、馬祖、澎湖赴臺灣本島旅遊。
3.調整現行5年有效臺胞證的號碼編排規則,從今年9月25日起,實行臺胞證號碼“一人一號,終身不變”,以方便臺灣居民持證在大陸辦理相關手續。
4.自今年10月20日起,增加北京、南京、重慶、杭州、桂林、深圳6個口岸為臺胞證簽注點。

5.繼上海、江蘇 、福建之後,從今年10月20日起,增加北京、天津、重慶市和浙江省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在大陸的臺灣居民補發、換發5年的有效臺胞證。

 聚焦大陸對臺利好政策   詳細>>>
 分析評論 更多
臺海觀瀾:“陸資入臺”成為兩岸業界關注焦點
專家解讀五項對臺新舉措:恰逢其時 影響深遠
文匯報:兩岸旅遊合作新突破“截彎取直”注入商機
抓住機遇 攜手共創兩岸“三大”時代
吳敬璉:兩岸産業結合起來 可以走到世界前頭
“海峽旅遊區”催生兩岸旅遊對接新模式
大力促進兩岸人員往來 動態舉措
  截至2007年底,臺灣同胞來往大陸累計超過4703萬人次,大陸居民往來臺灣累計已達163萬人次。現在,每年有超過430萬人次的臺灣同胞往返于兩岸,據主管部門統計,有近70萬台灣同胞常年在大陸工作、生活。兩岸同...
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  動態舉措
  儘快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是兩岸同胞最關心的問題,事關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也是推進兩岸交往的當務之急。兩岸各界希望,在已有成果基礎上加緊兩岸協商,加快推進直接“三通”進程。在兩岸空中直...
大力推進兩岸産業合作拓展領域、提高層次 動態舉措
  海峽兩岸經濟同為中華民族經濟。相關部門將切實執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政策,繼續鼓勵臺商到大陸投資,幫助和支援臺資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著力提高兩岸工業、農業合作的層次,加強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切實推動兩岸金融合作取得實質進展 動態舉措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為加強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相關部門願與臺灣方面就建立兩岸銀行業、證券業監管合作機制,儘快展開協商。繼續鼓勵和支援臺資企業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推動建立...
探索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動態舉措
  兩岸經濟交往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需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規範化和穩定化。通過機制的運作,雙方可以商討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重大問題,確定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協調兩岸之間...
3月,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歷史性轉機。
4月,胡錦濤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連戰榮譽主席,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16字重要主張,為我們把握好兩岸關係的方向提供了指南。[詳細]
5月,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國國民黨吳伯雄主席鄭重表示,國共兩黨將共同努力,繼續依循並切實落實“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不辜負兩岸同胞的期待。[詳細]
5月,汶川發生大地震。臺灣各界感同身受,積極向受災群眾伸出援手,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患難與共的骨肉深情。[詳細]
6月,中斷近10年之久的兩會協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得以恢復,開啟了兩岸合作的新階段。[詳細]
7月,兩岸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順利啟動,譜寫了兩岸交往的新篇章。[詳細]
8月,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兩岸同胞共襄中華民族百年盛舉。前來參賽的臺灣運動員和觀賽的臺灣各界人士,賓至如歸。賽場內外,傳播著同胞愛、手足情。[詳細]
 
 相關專題
聚焦大陸對臺利好政策
兩會復談
大陸居民赴臺遊、兩岸週末包機啟動
兩岸關係發展論壇
兩岸經貿交流
兩岸金融交流
兩岸農業交流
兩岸文化交流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兩岸農業合作大型系列活動
國共經貿論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