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首頁-專題-交流-促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動態
 
臺海觀瀾:“陸資入臺”成為兩岸業界關注焦點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日期: 2008-09-12 15:39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十一日在廈門落下帷幕,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兩岸經貿界知名人士就“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兩岸經濟發展”議題進行探討,其中“大陸資金入臺”成為熱點話題,兩岸業界紛紛表達對開放陸資入臺的熱切期盼。

  臺灣“國政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召集人林建甫指出,“陸資來臺,除可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充裕産業資金、活絡金融市場外,還可擴大臺灣金融市場的規模,加速發展臺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他説,“若開放大陸資金來臺投資,對當前投資不振的臺灣而言,不啻是一股強心針。”

  林建甫説,二000至二00七年,臺灣整體經濟衰退,平均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零八,失業率達百分之四點二六,致使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年增長率僅為百分之二點七一。臺灣的統計部門預估臺灣經濟增長率將由二00七年的百分之五點七二下降至二00八年的百分之四點三。

  經濟持續低迷的困境,促使臺灣期望借由鬆綁兩岸經貿往來限制進而振興經濟。當前,臺灣執政當局有關負責人已透露將於年底陸續開放陸資來臺。只要符合對臺灣有利、風險控管程度小、不需兩岸談判等三條件者,可望優先鬆綁,其中包括開放陸資來臺上市、開放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來臺投資證券期貨、開放陸資投資臺灣生産事業基礎建設及服務業項目等。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透露,臺灣行政當局今年年底前將有五十一項重大法規鬆綁,其中與兩岸經貿相關的共計四十六項,明年將鬆綁的還有至少二十三項,這些舉措對兩岸未來經貿關係的再加強,將起非常大的效益。

  為降低臺灣方面開放市場的風險,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論壇上明確表示,大陸方面將在雙方協調一致的前提下,首先鼓勵優質的、能夠為兩岸經濟融合與臺灣經濟建設貢獻力量的企業赴臺投資,比如推動大陸有實力企業參與島內“十二項建設”,加強與島內企業的繼續合作,實現互利和共贏。

  然而,“陸資入臺”仍存在諸多問題尚待解決。“無論是臺灣或大陸方面,皆有待兩岸彼此溝通協調,雙方合作加以克服才能共創雙贏局面。”林建甫説。(完)

 
編輯: 李桂英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