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首頁-專題-交流-促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各方反應
 
人民幣逐漸走入臺灣民眾生活
 
 
  來源: 新華社      日期: 2008-09-12 15:11

 

  銀行門口挂有歡迎兌換的彩色橫幅,百貨商場服務總臺擺放兌換處銅牌,甚至有計程車司機隨身帶著以備找零……眼下在臺灣,人民幣雖談不上隨處可見,但已逐漸走入民眾的日常生活。

  人民幣在臺兌換“升溫”

  6月30日,臺灣本島正式開放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截至目前,臺灣地區人民幣兌換新台幣的交易總量有多大?臺銀行業有關主管機構拒絕向外透露。幾經週折,記者從島內最大的銀行臺灣銀行獲得數據:6月30日以來,臺灣銀行人民幣兌換新台幣的交易量逐漸增大。從6月30日至7月31日,臺灣銀行有40家分行可以經營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8月1日增至142家分行;6月30日至8月30日,臺灣銀行各大網點共買入人民幣39187筆,金額為1.80470億元人民幣,賣出47715筆,金額為2.53364億元人民幣。

  臺灣目前有20多家銀行開辦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臺灣銀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兩岸貿易快速發展,大陸游客來臺灣的越來越多,島內民眾去大陸的也越來越多,民眾願意將人民幣作為投資對象,這些因素都直接刺激人民幣兌換新台幣需求量上升。“不只臺灣銀行,其他各家銀行人民幣兌換新台幣交易基本都‘升溫’。”

  上海銀行是島內第一家開辦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的銀行。“兌換人民幣,來上海銀行就‘兌’了。”上海銀行各大分行的門口都挂有這樣的彩色橫幅。11日,記者在上海銀行信義分行看到,臺北市民陳先生以1元人民幣對4.8169元新台幣的價格買入2萬元人民幣。他對記者説,原本是計劃8月去北京看奧運,現在改變計劃準備去雲南旅遊,先兌換好人民幣“感覺省事方便”。

  記者隨後來到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臺北市敦南分行,嘗試排隊辦理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拿到的受理號碼為“第50號”。營業員對記者説,今天上午買入賣出有四五筆,還有不少人來諮詢如何辦理。

  “人民幣兌換處”不難找到

  在臺灣,“人民幣兌換處”不難找到。民眾既可在機場選擇就地兌換,也可到市區20多家銀行的分支網點辦理人民幣買賣業務,還可到獲准開辦“兌換處”的賓館、百貨公司、景點甚至寺廟辦理人民幣賣出業務。

  上海銀行信義分行營業員劉蕙芬對記者説,到銀行辦理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手續簡單,只需帶上相關證件及資金,島內各家銀行辦理人民幣買賣業務的營業時間統一為週一至週五的早9點至下午3點半,一般不收取手續費,買賣價格隨行就市。據了解,週末如遇急用,民眾還可去銀樓私下兌換。

  新光三越是臺北市最為知名的百貨公司之一。在新光三越信義總店,總服務台的櫃檯上醒目地擺放著“人民幣兌換處”的銅牌。接待員張美萍小姐説,可以辦理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支付3%的手續費,但不能辦理新台幣兌換人民幣的業務。

  來自北京的遊客陳平以1元人民幣對4.44元新台幣的價格兌換了1000元人民幣。她對記者説,因為急著要買禮物沒去銀行兌換,“感覺這個價格有些虧,不過比較方便還能接受”。

  臺灣中南部地區不少地方也能即時兌換人民幣。記者日前在臺灣最南端的墾丁看到,當地福華賓館等都提供人民幣兌換服務,有的還安放著“人民幣小知識”的佈告欄。

  臺當局規定,每人每次兌換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萬元。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臺北市敦南分行營業員對記者説,這項規定其實是指每人每次在同一家銀行只能兌換2萬元人民幣,如果兌換金額較大,可以分開到不同銀行逐次兌換,總額不超過50萬元即可。

  “對人民幣有種天然的熟悉感”

  臺北市吉林計程車公司司機宋四瑩的錢包裏,現在習慣放進一兩張人民幣。

  “我很樂意收到人民幣,跟收台幣沒什麼區別。”宋四瑩説,臺北有許多“的哥”的妻子都是從大陸來的,他們都很需要人民幣,方便回家探親。一路聊下來,這位師傅最後狡黠地一笑,説“收人民幣其實更好”。他説,客人如果選擇用人民幣付車錢,一般是按低於市場的價格計算,他收進後每月到桃源機場高價賣出,“日積月累是一筆額外的收入”。

  像這位“的哥”一樣,許多島內民眾正開始熟悉人民幣的出現。來臺兩個多月,記者在便利店、超市、藥房等不少地方問過,能否用人民幣直接付賬,回答基本是“暫時還不行,但可以考慮”。

  臺灣金融研訓院院長許振明對記者説,本地民眾不一定都見過人民幣,但“人民幣”這幾個字肯定都知道。他説,“民眾對人民幣有種天然的熟悉感”,感覺是“中國人自己的貨幣”。

  臺灣政治大學副教授康榮寶介紹説,在臺當局未施行人民幣自由兌換台幣政策之前,人民幣在島內事實上存在小範圍流通。在金門、馬祖等地,人民幣與台幣間的兌換完全無障礙。在大陸游客來臺觀光政策正式實施前,本來就有不少大陸人士來臺。臺北市、高雄市等城市的商店、賓館、部分觀光景點、商店和餐飲業都公開或私下收受人民幣。阿里山及日月潭等大陸游客最常去的旅遊景點,人民幣更是主要流通貨幣之一。

  康榮寶説,隨著兩岸交流的擴大,兩岸貿易人民幣佔交易給付的比例越來越高,島內民眾保留人民幣的意願越來越強,人民幣兌換新台幣的業務需要擴大,當局“對發展兩岸金融關係的認知,應革除舊觀念,展現新思維”。(記者秦大軍 陳鍵興)

 
編輯: 李桂英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