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重要言論 各方反應  分析評論  新機遇  人員往來  “三通”  産業合作  金融合作  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首頁-專題-交流-促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各方反應
 
大陸出臺兩岸交流新舉措 島內民眾説日子好過了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 2008-09-10 14:40

 

  9月7日,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廈門受權宣佈了促進兩岸交往的5項新舉措,包括開放大陸13個省市的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旅遊及經金、馬、澎赴臺灣本島旅遊。這是兩岸民間交流繼7月4日週末包機開啟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突破。

  “截彎取直”的不僅是路程

  新舉措一經發佈,立即成為島內熱議的焦點。島內媒體大多給予了正面評價。

  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大陸游客直接經金馬澎地區進入臺灣本島,在路線上實現了“截彎取直”,令往返成本和時間大大節省,將為臺灣島內的旅遊業和海峽旅遊區的廣闊市場注入巨大商機,有利於形成跨越臺灣海峽的兩岸旅遊合作區。而且,兩岸民眾能夠通過更便捷的方式互相交流,增進互信,減少和消除誤解,對兩岸關係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還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新舉措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大力促進兩岸人員往來,二是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這些舉措全部是有關經濟民生的,而且全部是有利臺灣經濟發展和臺灣人民利益的。這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的善意和誠意。

  還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當前,大陸游客赴臺對臺灣經濟具有重大意義,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立即提升臺灣民眾的消費信心。因此,新舉措無疑是利好消息,為臺灣經濟注入了“強心針”。

  “我們的日子好過了”

  以溫泉和瀑布聞名的“烏來”,兼有水鄉之容和山城之貌,又有濃厚的原住民風情,堪稱“臺灣的麗江”。那魯灣溫泉度假飯店的老闆娘高速敏説:“本地的原住民一直都引頸熱盼大陸客早日到來!”如今經濟不太景氣,他們最希望大陸客到此遊覽,這不僅能帶活此地的經濟,同時也是兩岸人民互相認識、交朋友的好機會。

  在臺灣經濟不斷向下盤旋,民生不斷受到衝擊的時候,大陸居民赴臺遊一直是島內民眾眼中的一味良藥。“新措施落實後,一定會催生更多的大陸游客進入臺灣旅遊,我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在阿里山經營一家臺菜館的張先生説:“新舉措還能刺激臺灣股市上漲,在股市帶動下,民間消費也會增加。”

  張先生認為自己的樂觀並非盲目,他算了一筆賬,新措施開放大陸游客經金馬澎地區進入臺灣本島旅遊,令路線大大縮短,陸客赴臺遊日程安排更方便,行程更豐富,價格也更便宜。僅以廈門經金門轉机至臺北的價格來計算,便比廈門至臺北包機直航費用節省2000元新台幣。“而且,新措施還為大陸游客提供了一次領略福建、金門和臺灣本島三地不同風光的機會。物超所值,為什麼不來?赴臺遊一定會越來越熱的!”張先生信心滿滿。

  兩岸旅遊合作新突破

  對新舉措的出臺,島內業者似乎看到了更多。

  9月以來,島內股市大盤跌幅約13%,上市觀光類股更慘,平均跌幅已超過20%。“大陸釋出這些利多,將對觀光類股後勢有所幫助。”有島內休旅業者表示。

  果不其然,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低迷多日的臺灣觀光類股8日開始強勁上漲,飯店業龍頭股則紛紛漲停。

  島內航空業者也認為未來的市場值得期待。華信航空相關人士指出,截至去年底,臺胞往來大陸累計超過4700萬人次,絕對數量為730萬,為臺灣人口的1/3;而大陸居民往來臺灣累計僅有163萬人次,反映兩岸民間交流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大陸進一步開放更多省市透過“小三通”來臺,對島內航空業來説,絕對是個機遇。

  “這一新措施還將讓跨越海峽的兩岸旅遊合作區初步成型”,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姚大光表示:“大陸居民赴臺可以天天出團,客源更穩定,旅遊線路更多樣,未來兩岸可以共同設計豐富多彩、價格實惠的中短途臺灣特色遊,這不僅能促進‘臺灣遊’市場的成熟,也會推動兩岸旅遊合作的發展。” (木曰)

 
編輯: 李桂英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