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女婿”的大陸“茶經”:茗香之韻是為“家”

2022-03-27 11: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西安3月26日電 題:“臺灣女婿”的大陸“茶經”:茗香之韻是為“家”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喝茶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解渴,而是讓心安靜下來,去享受茗香帶來的慢生活……”每當談起茶,陳鵬仁總會滔滔不絕。

  祖籍福建泉州的陳鵬仁因家人從事茶葉生意的緣故,從小就與茶葉結緣,十三年前,陳鵬仁從臺灣來到大陸創業,希望將臺灣的“茶香”融入西安的“古味”之中。

  “為何選擇紮根西北而非老鄉聚集的福建、廣東等地?因為無論是唐太宗還是漢武帝,是大雁塔還是兵馬俑,從學生時代起,長安在我的心裏一直有一種既遙遠又親切的感覺。”陳鵬仁坦言。

  念茲在茲,心嚮往之。2008年陳鵬仁來到大陸旅遊,那時的他未曾想到日後會在此間成為“茶老闆”,更沒有想到會遇到一位陜西姑娘成為他創業與生活路上的“賢內助”。

  陳鵬仁的妻子徐慧來自陜西榆林,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的她對於茶禮儀、茶品種了若指掌,這令陳鵬仁的“茶經”有了“技術支撐”。徐慧告訴中新社記者,想要令外來産品在本地佔有一席之地絕非易事。一開始,陳鵬仁背著一個小包走街串巷去推廣自己的茶葉,當時的艱辛與心酸仍記憶猶新。

  “人常説不撞南墻不回頭,他是把南墻撞破了,也不回頭的那種人。”談及對丈夫的評價,徐慧如是説。

  正是這種堅韌和毅力,終讓陳鵬仁的事業“守得雲開見月明”。“在西安生活時間越久,越感到這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以喝茶為例,比如在雲南大家都喝普洱,或者在杭州大家都喝龍井,而在西安,來自各地的茶葉都有一席之地,也包括臺灣的烏龍茶在內。”陳鵬仁直言。

  如今,陳鵬仁的茶樓“清和堂”已開出分店,降低喝茶“門檻”是他一直以來的最大願望。“茶的受眾可以年輕化、個性化,很多茶樓經營方式過於因循守舊,何不找一個新方式吸引年輕族群的加入?”陳鵬仁表示,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跟東南沿海城市相比會有一些落差,而正因為有落差存在,也就有了發展的空間。

  “我打算將臺灣的鳳梨酥、牛軋糖,跟茶搭配在一起,以此作為店裏的特色。”陳鵬仁直言,雖然第一個吃螃蟹總會面臨一些風險,但他仍希望來自臺灣的“茗香”能夠融入此間民眾的休閒生活中,並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茶中之趣。

  “茶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比如烏龍茶,我離開家鄉久了,每次在店裏喝到時,茗香之中總會品味到一种家的味道。”

  “都市生活中,每個人似乎都很忙,把時間給了孩子、父母、同事。何不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機會?看看書、發發呆,或者來我這裡喝杯茶。”陳鵬仁笑言。(完)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