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閩臺灣青年進校園推廣民樂:給了跑道也給了圓夢的機會

2022-03-26 09: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福州3月26日電 (葉秋雲)“讓民樂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是在閩臺灣青年譚家明持續推動民樂進校園的初心。

  記者近日如約見到譚家明時,他正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澳前小學的古箏教室內,認真指導著學生彈奏《盛世國樂》《禮儀之邦》等樂曲。

  “民樂藝術教育在農村是比較薄弱的,我希望能夠從平潭出發,把這麼好的實踐經驗普及到福建更多的鄉村。”懷著這樣的期許,譚家明和他的團隊老師每週都要往返福州、平潭四趟,走進兩地的小學校園,教授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彈奏。

  從事民樂推廣之前,譚家明一直在臺灣一家大型工程公司任職,曾參與設計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跑道。2014年,他從臺北跨海來到大陸創業。

  “登陸”後,譚家明設計過可以投影的手機、建過房子。最後,從小受到藝術熏陶的譚家明還是選擇了在大陸推廣民樂,“我父親很重視傳統文化,所以我從小就受到了民樂和書法的熏陶,各種民樂都會一些。”

  “剛開始做的時候很擔心,團隊一點名氣也沒有,學校校長不一定會接受我們。”譚家明不免心存憂慮。讓他感動的是,澳前小學校長得知此事後,邀請團隊進校園。

  “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家長、學校師生對民樂的支援和對臺胞的親切都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這給譚家明留下深刻印象。

  自2017年起,譚家明不斷引薦臺灣優秀音樂人才來大陸工作,並嘗試與平潭各大中小學合作,義務教授二胡、古箏等民族樂器。

  數年間,譚家明的團隊在平潭教過的學生從30名增加到1300余名。積累足夠經驗後,他便帶著十幾名老師一起來到福州,在更廣闊的空間推廣傳統文化。

  目前,他們已與福州的雙虹小學、觀瀾小學等五所學校開展公益合作,長期為500余名孩子教授民樂、書法和舞蹈,並在福州市臺江區、倉山區和晉安區設了站點。

  “未來,將考慮深入更多農村地區,去幫助那裏的留守兒童。”譚家明表示,現在他們就是把臺灣的教育理念帶過來,進入學校去普及民樂,抱著“讓民樂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的這種想法堅持做下去。

  2018年以來,譚家明每年暑假都會邀請臺灣師生來大陸交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交流項目按下了“暫停鍵”。

  “兩岸文化交流要從孩子做起,要持續打造兩岸青少年民樂交流研習活動。”譚家明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臺灣青年看到大陸廣闊的舞臺,選擇到大陸發展。

  目前,福州正在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在譚家明看來,大陸出臺了很多對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有利的政策,不僅給了跑道,也給了實現夢想的機會。(完)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