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當“楊梅”邂逅“鳳梨”,他讓寶島名點成為江南新味

2021-06-30 10: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寧波6月29日電 題:當“楊梅”邂逅“鳳梨”,他讓寶島名點成為江南新味

  新華社記者華洪立、顧小立

  “説起臺灣,大家都能想到鳳梨酥。我的目標是今後只要提起浙江,大家都能想到楊梅酥。”這是臺胞曾翊展定下的一個目標——用楊梅打造伴手禮“新名片”。

  六月的浙江恰逢梅雨季節,也是楊梅上市的季節。此時的曾翊展在位於浙江慈溪鳴鶴古鎮的楊梅酥店裏,把一塊塊楊梅酥放進包裝盒裏。

  有的盒子裏放6塊楊梅酥,有的放上10塊,曾翊展動作嫺熟,一氣呵成。低調的打扮和嫺熟的包裝手法讓他顯得更像是一個店員,而不是創業“老闆”。

  “這是一對馬上要結婚的新人向我們訂購的,我想親自包裝給他們送上祝福。”曾翊展笑著説。

  曾翊展來自臺灣南投,在和楊梅結緣之前,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在臺灣臺中,他曾有多年導遊從業經驗,2014年他又在廈門和夥伴合作創立青創基地,助力臺青大陸逐夢。

  四年後,曾翊展來到浙江繼續做青創基地推廣,還在慈溪開了店舖搞起經營,認識了不少當地朋友。2019年夏天,朋友們給曾翊展送來了40多籃楊梅。

  楊梅的保鮮期很短,業內有“一日味變,二日色變,三日色味皆變”的説法。一下子收到這麼多楊梅,曾翊展開心之餘,又擔心吃不完浪費,於是他把收到的楊梅全部做成了果醬。

  “臺灣的鳳梨酥名氣很大,現在我有這麼多楊梅果醬,是不是可以結合臺灣與浙江的風味特色,做點不一樣的嘗試呢?”帶著果醬回到臺灣的曾翊展在朋友建議下萌生了一個想法:借鑒臺灣鳳梨酥的製作工藝,利用手上的楊梅果醬嘗試創制一道新茶點——楊梅酥。

  “與鳳梨酥單純偏甜的滋味不同,楊梅的酸味讓酥皮口感更加豐富,兩者的結合似乎天生就能很好適應人類的味覺。”曾翊展回憶,他試做了一些作為禮物送給朋友,沒想到大家都讚不絕口。

  作為“行動派”,嘗到了甜頭的曾翊展在去年正式開始了楊梅酥的創業歷程。從收楊梅、聯繫專業製作師傅、融資、開設實體店到投入生産,不到3個月的時間曾翊展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

  曾翊展説,2020年收購的約20噸楊梅最終做成了20多萬塊楊梅酥,創業第一年,楊梅就為他帶來了200多萬元的産值。

  “今年3月,只慈溪這一家店的實體銷售,我們的流水就超過14萬元了。”隨著慈溪店的成功,曾翊展“趁熱打鐵”,在浙江仙居以及蘭溪又相繼開了兩家店。

  “我就是愛‘折騰’啦,但就算再能‘折騰’,如果沒有這一群在浙江的朋友幫助我,我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曾翊展説,除了楊梅酥,他今年還研發出一系列新的楊梅周邊産品。“現在已經有楊梅冰激淩、楊梅蛋卷、楊梅年糕、楊梅香腸還有楊梅珍珠奶茶。今年冬天,我們還打算做楊梅餡的湯圓和水餃,大膽‘突破’一下。”

  “既然立志要做伴手禮‘新名片’,那我當然要往大了想、往大了做,創造更大的産值。”曾翊展透露,今年楊梅的收購量將是去年的五倍,下半年也將開拓更廣泛的線上銷售渠道。

  “目標一定會實現的,大陸的市場潛力具有無限可能。”曾翊展自信地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