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桂臺交流:走親走近 走深走實

2020-11-11 08:47: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廣西是大陸與臺灣進行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份之一,一直與臺灣保持密切互動。日前,第十六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如期舉辦,兩岸社會各界圍繞“深化交流合作、促進融合發展”主題,聚焦桂臺農業、大健康、人才協作等領域交流合作。與會嘉賓認為,這對深化兩地融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交流日益頻繁

  “廣西與臺灣人文交流日益頻繁,經貿合作愈加緊密,進入常態化、機制化交流合作新階段。”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在桂臺會開幕時,如此評價兩地交流成果。

  這樣的評價有數字為證。截至今年9月,廣西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882項,合同臺資125.8億美元,臺資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臺商臺企在廣西投資不斷擴大,桂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桂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兩地文化交流也不斷拓展,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4年時間參與人數增長近10倍。“兩岸同胞在你來我往中增加了了解,在密切接觸中增進了感情,在民族認同中增強了互信。”藍天立説。

  這樣的評價也得到臺灣同胞認可。臺灣中華農業創新學會會長徐進發告訴記者,在他熟悉的農業領域,臺灣與廣西的民間互動交流與合作已行之有年。他本人來廣西參觀考察多次,在臺灣也多次接待廣西同行前來調研、培訓等。“廣西和臺灣氣候接近,在農業合作上有天然優勢,比如臺灣的農産品移植到廣西,適應性強,基本不用馴化。許多知名企業已經進駐廣西,開展深入合作。”徐進發説。

  合作愈加緊密

  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自2005年開始舉辦以來,已經成為大陸中西部地區深化兩岸多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本屆桂臺會共簽約投資項目13個、戰略合作協議2個,簽約投資意向金額共計60.58億元人民幣,涵蓋電商、康養、現代農業、醫學等多個領域。“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數字經濟、智慧製造、電子資訊、生物能源、大健康産業、現代特色農業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深度融合、帶動力強、受益面廣的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藍天立希望,桂臺經貿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中國國民黨前代主席林政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他到過廣西多次,發現廣西山明水秀,民風淳樸,物産豐饒。他希望通過舉辦這個論壇,能夠促進兩岸青年農業交流及兩岸農業生産技術提升。林政則説,兩岸優勢産業緊密合作,對於健康養生産業和觀光旅遊産業發展,有互補促進效果。

  受疫情影響,本屆桂臺會還特別設置了“臺企拓內銷”直播活動,以“直播帶貨”形式在網上展銷桂臺兩地11家企業精選商品29種,其中7家19種商品來自臺資企業,2家4種商品來自扶貧企業。

  發展潛力廣闊

  “在觀光産業、鄉村旅遊、精緻農業等方面,臺灣有先行經驗,大陸有後發優勢。尤其廣西自然資源優越,氣候宜人,具備發展潛力。”問及桂臺農業合作發展前景,徐進發十分看好。他説,廣西發展休閒旅遊具備“天時地利”,接下來打算結合臺灣優勢資源,培養農業整體經營人才,幫助廣西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在保護綠水青山的同時創造更多價值,帶動村民脫貧增收創富。

  廣西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東興則認為,大健康産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産業,歡迎臺灣以及區內外嘉賓和企業家到廣西投資興業。“廣西與東盟地理相近,完全有條件成為東盟等國家的健康養老産業標桿。臺商則可用憑藉豐富專業的經驗資源,抓住大陸市場需求、投資機遇和政策支援,實現轉型升級。”李東興説。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裴金佳對桂臺各領域的熱絡交流給予支援和肯定,希望合作繼續走深走實。他説,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順應兩岸企業和同胞利益需求。“大陸有14億人口,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已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十四五’時期,大陸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投資機遇更多,增長空間更大。廣大臺商臺企要積極把握機遇,加快轉型升級,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與大陸同發展、共進步。”裴金佳説。(記者 汪靈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1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