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戕害民眾健康 民進黨良心何在(日月談)

2020-08-31 09:2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民進黨當局近日突襲式宣佈開放美國豬肉和放寬美國牛肉進口,島內輿論為之譁然。民進黨“在野”時反對美豬美牛進口的一幕幕激烈戲碼猶在眼前,“瘦肉精零檢出”“牛豬分離”等口號餘音未絕,現在卻先斬後奏説開放就開放,丟給島內養殖業者和民眾一個“看新聞才知道”的既成事實。島內輿論斥責,為結美國歡心,民進黨一再犧牲臺灣利益,這不是“賣臺”,什麼才是“賣臺”?!這不是“卑躬屈膝”,什麼才是“卑躬屈膝”?!

  美國豬肉、牛肉進口問題一直是藍綠攻防的主要議題之一。2012年,國民黨當局意欲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民進黨立刻就癱瘓“立法院”,要求馬英九下臺。美國牛肉含有瘦肉精,而臺灣禁止給豬牛喂飼瘦肉精。民進黨當時義正詞嚴地批評國民黨傷害民眾健康,要求“瘦肉精必須零檢出”。民進黨還説,今天開放美牛,明天就會開放美豬,島內上千豬農為此又驚又怒上街抗議,向當時的“農委會”投擲雞蛋和豬糞。

  極為諷刺的是,如今臺灣真的開放了美豬進口,還是民進黨親口宣佈開放的,而且這一次島內民眾連抗議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民進黨事先壓根沒跟島內業者商量,也沒經“立法院”討論,一點風聲不露就把生米煮成了熟飯,連一些民進黨“立委”都説是事後才知,唯有表示“很難過”。

  進口美豬的影響比進口美牛大得多,因為豬肉是臺灣人餐桌上的主菜,食用量遠超牛肉,且美國人不吃而臺灣人愛吃的豬內臟,瘦肉精含量尤其高,美豬對臺灣民眾健康的傷害難以估量。臺灣養牛農戶不多,養豬卻是臺灣重要的經濟産業,豬肉自主率在85%至90%。因“速成”和大規模養殖而價格低廉的美豬進入臺灣市場,必將對高成本的臺灣豬農造成嚴重衝擊。

  按照“正常”的劇本,臺灣開放進口美豬前應該有一番激烈的拉鋸戰,但民進黨就是這麼橫,直接“三級跳”,跳過“在野黨”,跳過了業者的經濟利益和民眾的健康權益,一聲不吭就把臺灣賣了,真真叫人見識了一把什麼叫“權力的傲慢”,所謂的“民主”又是何等虛偽。

  民進黨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進口美豬?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稱,是因為“開放美豬美牛可以同步促進臺美關係的推進”。毫無疑問,臺灣開放美豬進口,美國當然會開心一下,對民進黨當局摸摸頭“表揚”幾句都是意料中事,但臺灣真的能交換到實際利益嗎?只怕是出讓了利益、犧牲了尊嚴,卻只能換來“凱子”和“棋子”的待遇。

  臺灣不缺牛肉和豬肉,美國卻強賣美豬、美牛給臺灣,不買就以不與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相威脅。問題是,就算買了美豬、美牛,美國也沒承諾會跟臺灣簽FTA,以美國頻頻在國際上退群和處處“美國優先”的表現看,從美國跟臺灣之間過去的互動看,所謂美臺FTA根本是鏡花水月。退一步説,就算美國真的跟臺灣簽FTA,也必是美國對臺灣威逼利誘予取予求,其結果只能是臺灣以“凱子軍購”模式上繳更多“保護費”罷了。

  真心對臺灣好,願意跟臺灣互惠互利的,只有大陸。比如,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收清單中,臺灣取得539項産品零關稅,大陸僅267項。當年民進黨百般抹黑ECFA,10年後卻發現ECFA節省臺灣出口商2000億元新台幣關稅。但民進黨無視這個現實,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為了“聯美抗中”和“臺獨”迷夢,一門心思討好美國,敵視大陸。

  蔡英文日前批馬英九“卑躬屈膝”,但國民黨當局當初跟大陸簽訂協議,都是臺灣得利較多,而民進黨跟美國的“交易”,幾乎都在單方面犧牲臺灣利益,只換來口惠而實不至且“相挺”和做甘當鷹犬的“資格”,誰“卑躬屈膝”,誰在“賣臺”,事實應該很清楚了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