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再憶兩岸戰疫共情故事 臺灣青年:相信自己是那打敗黑暗的一道光

2020-08-18 08: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福州8月17日電 題:再憶兩岸戰疫共情故事 臺灣青年:相信自己是那打敗黑暗的一道光

  中新社記者 龍敏

  “在最艱難的時刻,我也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那打敗黑暗的一道光。黑暗終究會過去,病痛終究會痊癒,期待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一起笑著。”

  由臺灣原創音樂組合“爆青筋”主唱劉雅菁為武漢加油打氣所作的歌曲《熙日》,或許最能折射出紮根大陸的臺灣青年的戰疫感受。

  在第八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上,戰疫共情故事成為臺灣青年關注的熱點話題。多位臺灣青年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相信自己是那打敗黑暗的一道光。

  春節假期中,雖然人在高雄,但臺青宋彤每天都會關注武漢的疫情進展。她説,畢業後隨劇團在大陸巡演,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武漢。“我第一次登上了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也第一次看到浪花淘盡英雄的浩渺長江。”

  宋彤創作了《陪你等天晴》,並在臺灣參與了為武漢祈福公益音樂會。歌詞寫道,“你好嗎?天空灰得看不清你的模樣,我在遙遠的城市牽掛。點一盞燈,照往你的方向。”

  “我是學音樂的,總是把想説的話寫成歌,所以就想到了創作一首歌為武漢同胞鼓勁,給他們一點點溫暖。”宋彤説。

  武漢封城後,身處在“風暴眼”的臺青薛穎穜選擇了留在武漢。他説:“我要在這個打拼的地方,與武漢站在一起。我對大陸抗擊疫情有信心。”

  四年前,薛穎穜西進大陸發展;兩年前,看大陸大城市正處在發展上升期,決定移師武漢。在武漢期間,他與當地夥伴合開公司,已拍攝兩部網路電影。

  今年,薛穎穜拍攝了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夢裏杜鵑花》。他説,在武漢每一天所發生的事情,都將讓自己對愛有更深的體會與了解。

  現任廈門長庚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房主任、主治醫師的臺籍醫生黃馨瑩,同樣選擇了留下。原定於大年初二返回臺灣,眼見疫情發展迅速,她主動取消機票,選擇留守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身為呼吸重症科醫師,我只有站在一線,才無愧於這一身白。”

  24小時值守、排查發熱患者是她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當她和同事們照護好每一位病患,做好病情登記後,經常過了下班的時間,有時甚至兩天兩夜沒合眼。黃馨瑩説:“只要穿戴上厚重的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我就忘了時間。”

  在臺青郭屹凡看來,“抗擊新冠肺炎,臺青不應缺席”。在福州開咖啡店的郭屹凡,與合作夥伴輾轉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福建省福州肺科醫院等多家醫院,送上一杯杯親手研磨的咖啡,給他們提神去乏、加油打氣,既溫暖了醫生也感動了眾人。他説,“要借咖啡的芳香,讓世界變得更好。”

  有人問他“送咖啡到定點醫院害怕嗎”?郭屹凡説,“也怕,當時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從頭到腳徹底消毒。但是收到醫生‘我們一起努力,病魔會退散,福州會更好’的鼓勵短信,還是覺得自己所做的都值得。”

  在第八屆海峽青年節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評價稱,祖國大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凡歷程,凝聚著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包含著在大陸廣大臺胞臺企和許多臺灣青年的貢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