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陸臺企:全力以“復”,乘勢而上

2020-04-27 09:05:00
來源:今日中國
字號

  “目前我們當務之急,是積極加速復工復産,與經銷商、零售商一起保障市場供應,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康師傅北京區董事李宜霖説。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在國務院臺辦指導下,各地臺辦釆取一系列切實舉措,積極協助臺資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産。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3月10日,大陸臺資集聚地區規模以上工業臺企復工率逾90%。

  復工食為先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定要讓醫護人員奮戰一天后吃上一碗熱乎面!有困難,咱一起扛!”一名“康家”人的話道出了康師傅全體員工的心願。

  在疫情嚴峻的春節期間,原本安靜的康師傅杭州頂益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又傳出隆隆的機器聲,速食麵生産線加速運轉,一輛輛貨車載滿剛剛下線的産品,奔赴抗疫前線。1月24日,康師傅首批捐助物資送達武漢市第九醫院。1月27日,康師傅又向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昌醫院、漢口醫院等14家定點醫院免費輸送了速食麵以及瓶裝飲用水、味全乳酸菌、貝納頌咖啡等物資。至今,康師傅已向全國各地的醫院、疾控中心、社區志願者等防疫一線捐贈了價值1500萬元的愛心物資。

  “能早一分鐘把這些物資送到需要的人們手裏,作為康師傅的一員,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李宜霖説。目前,康師傅在東北、華北東、華北西、西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地的工廠都已陸續恢復産能。隨著員工陸續返崗,産能還會逐步擴大,將持續為市場和抗疫前線送去充足的後勤物資支援。

  康師傅品牌由臺灣頂新集團創始人魏應州一手創立。早在1992年,“康師傅”第一碗紅燒牛肉麵在天津開發區誕生,從此康師傅速食麵伴隨著“香噴噴,好吃看得見”的承諾飛進了千家萬戶。如今,在全國上下共克時艱之時,一碗碗熱騰騰的康師傅速食麵不僅溫暖人心,更見證了兩岸血濃于水的親情。

  同樣,百鮮食品(福建)有限公司也在第一時間迅速投入到復工復産中。“食品行業關乎民生,我們要儘快滿足當地百姓的生活需求。”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藍建平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提前組織數十名員工復工,將倉庫3000多噸的冷凍食品和水産品全部投放到市場。”

  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打亂了公司的出口計劃,原計劃出口到歐盟、東南亞地區的貨物,因為人員不足,只能擱置在碼頭上。如何讓省外員工順利返崗,令藍建平一籌莫展。正在此時,他接到了福州臺辦的電話,福州市決定採取點對點包機包列從雲南、貴州、四川、河南等地接回員工,幫助臺企恢復産能。同時還將在資金週轉上,給予精準幫扶。這讓藍建平喜出望外。

  目前,公司返崗率達到80%以上,每日測體溫、戴口罩、全面消毒,一樣都不少。

  “重啟”後順勢轉型

  “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疫情剛一暴發,冠捷科技集團1月30日協助武漢蔡甸區醫院取得10萬隻醫療用口罩、旗下武漢艾德蒙公司捐贈價值100萬元的各式顯示設備、武漢工廠捐贈100萬元支援防疫工作。

  2月10日,冠捷科技集團員工“全副武裝”,除武漢工廠外,其他6個工廠已全部按下“重啟鍵”,加足馬力復工復産。“我們還及時從海外購買了五六十萬隻口罩,從墨西哥、巴西、泰國及歐洲等地運來,為復工復産做了充足準備。”冠捷科技集團營運長王必祿説。

  冠捷科技集團是一家馳譽全球的大型高科技跨國企業,生産各類液晶螢幕、液晶電視等産品,在全球建立了龐大的工廠製造體系,完成了在南美洲、捷克、波蘭、巴西、德國、荷蘭、印度等全球各大洲的工廠佈局,在全球産業鏈居於重要位置。

  此次疫情讓王必祿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這對公司來説是危機,也是轉機。就像一個人生過一場病之後,免疫力得到增強一樣。”王必祿認為,這次疫情帶動了很多雲端教學、雲端醫療,這些都需要螢幕等視訊産品,將會帶動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行業的改變。

  在對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一番研判之後,王必祿表示:“今年中國第一季度經濟發展遲緩,第二季度會慢慢復蘇至正常發展,所有的臺企經歷這次疫情之後,不僅會增強疫情防控能力,還會發現新的發展機遇,順勢轉産轉型,置身更廣闊的大陸市場。”

  同王必祿一樣,藍建平也對大陸市場投下“信任票”。

  回顧公司從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福州開發區以來的發展歷程,藍建平表示,受惠于大陸的惠臺政策,從當初一家作坊式的小廠,發展成為今天集食品精深加工、進出口貿易、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20多年一路走來,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和臺企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始終充滿信心。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更沒有理由對我們自身在大陸發展有任何懷疑!”藍建平説,公司未來會立足主業謀發展,提升創新優勢,朝冷鏈倉儲智慧化、資訊化管理、智慧化服務發展。

  3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近期一批重大臺資項目通過遠端視頻簽約等方式,陸續落戶福建、江蘇等地,總金額逾150億元人民幣,特殊時期,臺商臺企用實際行動投票,持續看好大陸發展前景。

  強化全球生産佈局

  眼下,廠區防疫和員工復工也是臺達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暨發言人周志宏最關切的事情。

  “因為許多城市實施交通管制,部分員工居家(宿舍)隔離,員工返崗受到影響。”周志宏表示,在各方努力下,目前公司員工返崗率已超過8成。

  據了解,臺達集團早在1992年就在大陸投資設廠,經過20多年的耕耘,已經擁有穩固的基礎。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電子産品製造商之一,臺達集團運營網點遍佈全球,在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産基地。

  “目前很難預估對營收的衝擊,臺達會在疫情緩解後,積極調整供應鏈生産。”周志宏表示,面對疫情的不斷變化,1月30日,臺達成立全球防疫指揮中心,2月10日,臺達設于中國大陸的4座廠區復工復産。“我們非常重視大陸市場及發展,目前臺達在大陸生産基地産能佔比約65%-70%。臺達將持續強化全球生産佈局,接下來將在泰國、印度等地加大佈局。”周志宏強調。

  同樣,東南汽車公司董事長陳鋒也忙著部署疫情防控及復工準備工作。與臺達集團一樣,東南汽車公司防疫與生産兩手抓,于2月21日起有序復工復産,企業員工到崗率已達到70%以上,被網友稱為“復工戰役中的‘硬核’車企”。

  “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不可避免地産生了影響,東南汽車作為中國品牌車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陳鋒表示,“我們歷經25年的發展,公司始終致力於整合國際資源,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結合市場情況及行業變化,及時優化自身的經營節奏、穩步推進品牌改革和産品規劃。”

  “為避免疫情對産品出口産生影響,我們一方面會加大與代理商的溝通力度,告知客戶復工進度,打消客戶關於供貨的疑慮。另一方面多措並舉,確保已經下訂的來自厄瓜多、秘魯、緬甸、科威特、埃及、沙特的訂單如期交付。”陳鋒還表示,“不僅僅是外銷出口,我們針對國內市場的變化,也高效聯動,確保生産順利進行。”

  事實證明,中國經濟已經與世界深度融合。眾多臺企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市場前景投下信任票。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