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狠查張經義,民進黨當局想幹什麼?

2020-04-26 09:41:00
來源:海峽之聲
字號

  針對上海東方衛視臺灣籍記者張經義遭民進黨當局調查一事,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日前表示,擬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第二項公告的陸方黨政軍組織進行修正。外界將其稱之為“張經義條款”。

  為什麼民進黨當局此番死咬張經義不放?早前,臺灣陸委會給出的解釋為,因張經義是臺灣籍,卻擔任上海東方衛視駐白宮記者,兼上海廣播電視臺北美新聞主編。

  由於上海東方衛視是上海黨務及政務系統直屬事業單位,張經義已涉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第二項,也就是“臺灣人民不得擔任中國大陸黨政軍或團體相關職務或成為其成員等相關規範”的規定,故對張進行調查。

  但這一説法立即被島內媒體打臉,其中有兩大漏洞。

  首先,張經義在大陸任職資歷早年已被多家媒體報道過,且媒體還稱其為臺灣傑出人才,並表示“他比郭臺銘還厲害!是見過美國總統最多的臺灣人”。

  若張經義違規,陸委會彼時為何沉默,卻在此刻做跳梁小丑狀,強刷存在感?

  其次,民進黨當局所提第33條第二項細則中,並未列出張所任職的東方衛視。民進黨方面一開始甚至找不到相關機關願意接手此案,直到移交NCC(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辦理。

  外界質疑,民進黨當局若公事公辦,就該事先公告,開大門走大路;而現在的做法等於先射箭,再畫靶,明顯是“政治挂帥”。

  事實上,張經義此番遭劫,真正原因完全在於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作。

  一方面,民進黨方面要做給美國主子看。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批評陸委會公然挑戰民主法治底線,稱此案就是在兩岸關係惡劣下,民進黨當局再推波助瀾、打自家小孩討好美國白宮的卑劣行徑。

  另一方面,除討好美國外,民進黨當局也有意借張經義案嚇阻臺灣人才赴大陸工作發展,限制兩岸人才交流,破壞兩岸關係,維繫其“反中抗中”的政治導向。

  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統計數據指出,目前,包括商人、企業管理人員、學生及其家人在內,約有9%的臺灣人口生活在大陸,相當於200萬人。尤其近幾年來,大陸經濟虹吸能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緊跟“西進大潮”,來到祖國大陸就學、就業甚至創業。

  此一趨勢如火如荼,看在一心搞“臺獨”、求分裂的民進黨當局眼中,自然相當吃味。也因此,民進黨當局早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就強行通過了“反滲透法”等多項限縮兩岸交流融合的惡法,令兩岸人員交流氛圍“變味”。

  對於此次民進黨當局即將修訂的“張經義條款”,臺灣《中國時報》的評論文章指出,該案凸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關規定為荒誕惡法,依照民進黨當局喜歡把與大陸有關係的臺灣人視為“低級臺灣人”的習慣,又擅長任性擴張與定義法律,“未來所有在大陸企業任職的臺灣人都可能觸法”。

  但類似惡法,縱然能危害一時,卻無法阻擋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的人心和大勢。國臺辦曾多次強調,“不管臺海局勢怎麼風雲變幻,我們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政策和舉措不會停、不會斷、也不會少。”

  民進黨當局阻撓兩岸人才交流的種種作為,無異於抽刀斷水,借酒撒瘋;想做兩岸關係發展的絆腳石,最終只會成為兩岸統一進程中的墊腳石。(大力)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