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選舉辯論會:蔡英文抓“反中”牌不放,韓國瑜猛攻綠營亂政

2019-12-30 09:07: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趙誠】距離2020年1月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12天,唯一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昨天下午登場。“兩岸議題成攻防重點,藍綠為‘反滲透法’激戰。”英國路透社29日如是概述這場火藥味十足的辯論會。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依舊抓著“反中”牌不放,高雄市長、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狠批民進黨是“賣臺集團”,強調“反滲透法”是綁在臺灣民眾脖子上的炸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表示,在兩岸問題上必須務實面對未來,懂得如何與大陸打交道。將昨天的辯論會與4年前的辯論會對比,有島內媒體頗為感慨地説,兩岸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島內聚焦的不再是如何與大陸交流,而是要以什麼身份去交流。那時候小心翼翼闡述兩岸政策的蔡英文,如今在極力渲染對立情緒。類似政治操作還將繼續。12月31日,民進黨準備強行通過“反滲透法”,而反對它的聲音在島內一浪高過一浪。

  臺灣《聯合報》29日説,這場辯論會比前幾場政見會更為激烈,三方都採取“攻擊是最佳防禦”的策略。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稱,三個人的辯論風格完全不同,韓國瑜“熱度”高,猛攻綠營亂政;蔡英文風格偏冷,以“反中”為自己的一貫立場,但仍有過度念稿的問題;宋楚瑜強調自己的智慧與經驗,但依舊發生被邊緣化的情況。

  “選戰進入最後階段,各方的選舉策略也可以從辯論會上看出端倪。”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溫偉群説,韓國瑜強烈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希望凝聚想要改變現狀的選民。蔡英文強調自己的執政能力,以韓國瑜缺乏執政經驗為靶子。

  辯論會開始前,《聯合晚報》援引學者的話説,希望蔡英文能積極提出如何創造島內民眾幸福感和安全感,設法打開兩岸的結,而不是全推給大陸且繼續強調“亡國感”。但顯然,蔡英文沒有這麼做。

  聯合新聞網29日的報道感嘆道,在4年前的“大選”辯論會上,蔡英文闡述兩岸觀點時步步為營。她當時説,1992年的會談精神是“相互諒解、求同存異”,這表明她雖然沒有直接提“九二共識”4個字,但願意在此基礎上與大陸保持交流。然而,蔡英文在29日辯論會上的表現説明,她已經放棄溝通。國民黨也出現了變化。當時的候選人朱立倫説,“兩岸關係近幾年來和平穩定發展,已經得到大幅改善”,而韓國瑜提到的是“避戰”。文章認為,4年過後,島內聚焦的不是兩岸如何交流,而是臺灣要以什麼身份與大陸交流。這其中的緣由有民進黨操弄“亡國感”的成分,也顯示出兩岸對立情緒有所上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