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當局強推“反滲透法”被批“其心可誅”

2019-12-30 09:0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要求立法機構在12月31日之前,必須通過所謂的“反滲透法”。島內輿論指出,根據該“法案”,任何兩岸的交流活動,都可以被説成是所謂“滲透”活動。這部“法案”11月底推出後,並沒有經過臺行政機構內部協調,僅僅倚仗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位優勢搞“閃電戰”,在幾天內強行推出、快速通過二讀,引發島內各界痛斥和強烈反對。民進黨罔顧民意,孤注一擲,到底在打什麼算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一言戳中真相,那就是製造恐懼騙選票,“其心可誅”!

  反對聲浪四起

  蔡英文在選舉造勢時宣稱,月底一定完成“反滲透法”立法,這是“國安的最後一塊拼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曾銘宗質疑,當初,所謂“國安五法”完成修法時,蔡英文就曾説過“已經完成國安最後一塊拼圖”,現在選舉到了又要拼圖,“她口袋裏究竟還有多少塊拼圖?”

  鴻海創辦人郭臺銘表示,若民進黨執意在月底通過“反滲透法”,他將帶臺商到“立法院”集結抗議。隨後,新黨主席郁慕明也喊話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以及郭臺銘等人一起行動,于31日包圍臺灣“立法院”。

  臺灣地區下一屆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説,民進黨已失去民心才會急著修“法”。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則在電視辯論中當場向蔡英文“自首”,稱過去參加亞太經合會已違反“反滲透法”,並反諷蔡英文是“教唆犯”。臺北市長柯文哲則冷諷,“不要跨年晚會辦完,我是第一個適用‘反滲透法’的”。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這次“反滲透法”,反對聲浪從藍營蔓延至親民黨、民眾黨,甚至連深綠都看不下去,繼呂秀蓮質疑蔡英文在急什麼後,包括“喜樂島聯盟”“臺灣守護民主平臺”都跳出來反對。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的話最有代表性。她呼籲蔡英文“你就行行好、做點功德”,不要因這項“惡法”將讓臺灣變成“一言堂”,“倒退到戒嚴時代”,完全違背“民主、進步”的宗旨價值。臺灣聯合新聞網則直言,“反滲透法”的立法過程恰恰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縮影,這個集傲慢、霸道于一身的政黨如果再執政,未來4年的政壇如何也依稀可見了。

  導致人人自危

  據島內媒體報道,所謂“反滲透法”,全文只有12條,內容粗糙且模糊不清,對於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及“滲透來源”等名詞的定義空泛模糊。該“法案”一旦過關,將令島內所有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面臨被羅織構陷的風險。包括在大陸的臺商、臺生、臺屬,甚至每年來大陸的約500萬台灣遊客,都面臨觸法入罪的可能。

  臺媒認為,民進黨操作“反滲透法”已經形成肅殺氣氛,讓廣大在陸臺商、臺胞心生恐懼和憂慮。這段時間,臺灣企業界被暗示少去大陸,以免惹上麻煩,因為“反滲透法”通過後,蔡當局要找麻煩很容易。島內外輿論認為,民進黨當局這種製造“寒蟬效應”的做法,違背臺灣主流民意,不得人心。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認為,雖然民進黨一直在施加阻礙,臺灣還是有很多人從事兩岸交流。“反滲透法”一旦出爐,必然導致人人自危。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表示,“反滲透法”包山包海,它企圖從思想、行動、言論種種層面去限制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了解和關心,這樣就是把臺灣整個推回到自我閉鎖的時代。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曾表示,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通過操弄所謂“中共代理人”修法等,不斷煽動兩岸對抗、製造兩岸敵意,已經遭到了臺灣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現在他們又炒作所謂“反滲透法”,無論手法怎麼變換,目的都是為了打擊島內持不同立場的黨派團體人士,恐嚇、懲罰參加兩岸交流的臺灣民眾,在臺灣社會製造“綠色恐怖”。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此來謀取選舉私利,不可能得逞。

  輕民生重選舉

  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不斷在斷絕兩岸交流上“下功夫”,製造“兩岸對立”情緒。攻擊大陸插手臺灣選舉,污名化大陸“一國兩制”的善意,把自己包裝成所謂“臺灣的守護者”,消滅主張兩岸交流、促進兩岸統一的力量。對那些渴望到大陸發展的青年堅決打壓、對部分到福建任社區助理的臺灣青年處以罰款,近期更是突擊查處了多家辦理大陸團組入島參訪的旅行社。

  正是因循這樣的霸道邏輯,前段時間,民進黨當局力推所謂“國安五法”和“中共代理人法”,再加上如今強推的“反滲透法”,給兩岸之間砌上高墻,試圖釜底抽薪式地阻斷兩岸交流。

  可另一方面,眼尖的島內輿論也看到,蔡英文上臺以來,不斷製造政治對立,卻不在改善經濟民生上下功夫,導致臺灣經濟低迷、民生慘澹。

  2019年以來,蔡英文連續發佈消息稱臺商回臺投資金額急速攀升。“喜報”數額從5000億元(新台幣,下同)飆升到6000億元、7000億元。臺“經濟部次長”卻坦言,實際回流資金是零。年內,臺灣遠東航空、宏達國際電子公司、華映集團等多傢具有指標意義的大企業接連倒閉或裁員;臺灣的出口已經連續13個月負增長。

  然而,民進黨再怎麼忽悠也沒用,島內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久前網路票選出的臺灣“2019年度漢字”,得票前三名的分別是混亂的“亂”、謊言的“謊”和擔憂的“憂”。島內專家認為,這充分反映出民眾對臺當局的不滿與失望。

  轉移矛盾焦點是島內某些政客的慣用招式。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認為,一個政權天天在講別人有威脅,自己要注意不要被人家“滲透”、不要被人家所欺騙,恰恰説明它的民生完全拿不出手。如此再來看馬英九的話,就更是眼明心亮了。他説,蔡英文不顧各界反對,非要在選前通過“反滲透法”,是在製造恐懼騙選票、刻意激化兩岸危機,只為私利而不惜將臺灣帶往險境。“其心可誅”的四字評語,可謂力透紙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