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官員解讀“26條措施”

2019-11-05 08: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南京11月4日電 (王捷先 楊程晨)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4日在南京舉行。在專題論壇上,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與會者解讀了大陸方面同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

  “26條措施”中,涉及為臺企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有13條,包括臺企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迴圈經濟、民航等投資建設;另外13條有關為臺胞提供同等待遇,涵蓋為臺胞在領事保護、農業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資費、購房資格、文化體育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援。

  在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專題論壇上,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表示,“26條措施”的核心是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了同等待遇,為他們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和更好條件。“26條措施”的出臺體現了陸方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以及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堅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黃文濤説,“26條措施”是大陸方面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的舉措。未來,大陸還將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不斷研究、完善相關制度安排。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港澳臺辦)副司長鄭持平提到,國家發改委將一視同仁地鼓勵臺資企業參與大陸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範應用體系建設,推動兩岸企業在相關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支援臺企參與5G産業建設以及大陸迴圈經濟發展;營造臺企公平參與大陸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環境;鼓勵各地根據實際為臺企增加投資提供政策支援。

  國臺辦秘書局副局長郭大志介紹,在惠臺措施落實情況的調研過程中,工作人員到基層走訪並掌握“一手”情況,協調、推動解決難點問題。他表示,“31條措施”的落實取得喜人進展,“26條措施”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一視同仁地對待臺灣同胞,像為大陸居民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的態度。

  郭大志還説,“26條措施”緊扣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回應臺胞臺企的重點關切,含金量進一步提高、受惠面進一步擴大。“今後在臺胞臺企關注的領域,我們會更加的用心、用情、用力。”(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