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廈門與高雄:雙城交流其來有自

2019-03-22 11: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海觀瀾)廈門與高雄:雙城交流其來有自

  中新社廈門3月22日電 (楊伏山 黃咏綢)臺灣高雄市市長韓國瑜22日啟程赴港澳、深圳、廈門參訪。廈門與高雄的雙城交流再度引起外界關注。

  實際上,回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廈門與高雄的城市交流其來有自。

  早在1997年4月,廈門港就獲准開通對臺“試點直航”,廈門輪船公司“盛達”集裝箱船從廈門海天碼頭起航,開往高雄港,令中斷長達48年之久的兩岸航運掀開嶄新一頁。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高雄港集裝箱貨運吞吐量曾經是廈門港一直追趕的目標。隨著廈門港集裝箱運輸業務的迅速崛起,2017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超越高雄港,邁入年吞吐量一千萬標箱大港。從那以後,廈門港集裝箱世界排名已連續兩年超越高雄港。

  目前,兩個“兄弟港”之間已開始從原先的競爭,轉向競合雙贏。

  廈門港發揮獨特對臺優勢,已與高雄港簽署了交流合作協議,推動海滄保稅港區與高雄自由貿易區合作,形成閩臺港口互補。廈門亦制定政策,扶持“中遠之星”持續穩定運營兩岸常態化客貨滾裝航線。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告訴記者,廈門港與高雄港之間僅6個小時航程,對於高雄農漁産品來説,廈門是重要的市場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運輸轉机點。

  今年2月,一批1200噸農漁産品由高雄港運來廈門,銷往大陸各地。“對於高雄來説,相信這樣的常態化的商機是極具吸引力的。”吳家瑩説。

  2005年來廈門經營臺灣水果十餘年的臺商溫仁得,向記者表達了相同的認知。他的大部分産品,都是由高雄港運來廈門港,“通常早上採摘,下午裝櫃,晚上開船,隔天一早就能在廈門同益碼頭看到。”

  對於韓國瑜來廈門參訪,溫仁得認為,臺灣水果銷大陸,高雄—廈門是最重要的航線;兩岸城市走得更近,肯定會給農漁民帶來最實惠的幫助,對在大陸經營臺灣水果、食品甚至其他農特産的臺商也都是利多。(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