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記者手記:臺灣人的“小確幸”與大視野

2017年11月23日 08:25: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11月22日電 題:記者手記:臺灣人的“小確幸”與大視野

  新華社記者 趙丹平 劉剛 張鐘凱

  在臺灣駐點,每天一打開電視,各種新聞資訊撲面而來。大到“獵雷艦”造艦撥款疑雲越説越不清楚、政黨圍繞“勞基法”修正案審議在立法機構吵架,小到街頭鬥毆、便利店偷竊、捷運車廂發飆……島內各家新聞臺滾動播放,輪番轟炸。一天下來,吵得頭暈腦脹。

  同一時間段裏,國際上、對岸大陸發生的大事,諸如美國總統訪華、大陸“雙11”網購潮、峴港APEC會議、辛巴威政局等,電視臺少有報道,基本是“點到為止”。倒是幾家發行量比較靠前的紙媒,關注點更廣泛一些,能告訴讀者在臺灣以外發生的事情。

  臺北的都市生活有安逸的一面。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幾乎天天下雨,到處濕漉漉的,自有一份潤澤留在皮膚上。城市不大,不怎麼堵車,衣食住行樣樣方便。初到臺北,會誤以為臺灣人就是像電視新聞報道的那樣,只關心眼前生活的“小確幸”,沒有全球眼光。

  但與計程車司機、小吃業者、補習班老師這樣的普通人交談時會發現,他們其實很關注外面的世界,尤其關注大陸。近期去過的人會感嘆大陸進步好快,高鐵網路發達,網購、移動支付好先進,堵車、霧霾好嚇人。沒有去過的也會説,大陸游客對臺灣人很友好,很喜歡臺灣的水果和小吃,購買力很強。自然,對大陸不滿、疑慮、懼怕也是有的。

  臺灣的政界人物、專家學者、商界精英、媒體人士,更是時時關注國際大事和兩岸關係,常常以大陸的發展來反觀臺灣,並由此而産生深刻的憂慮。臺灣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在報章撰文説,中國大陸已是世界上兩大經濟體之一,可惜臺灣未能及時利用同文同種的兩岸交流擴大雙贏機會。

  近幾年來,隨著兩岸民間往來人數增加、覆蓋面擴大、內容加深,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了解也不斷深入,尤其是那些對兩岸生活均有體驗的人,更是“有比較才會有鑒別”。記者採訪過的大陸配偶龍梅是古箏老師,她説,她在大陸的同門師姐妹很多都比她在臺灣發展得好,有的早就開辦了自己的連鎖培訓機構,收入也比她在臺灣高。

  同樣身為陸配的李採恩説,近幾年來到臺灣的陸配,有的人乾脆放棄申領臺灣的身份證,他們還是想回大陸去,因為在臺灣發展空間太狹小,機會還是太少了。

  日前,臺灣聯合報係進行的兩岸關係年度調查發現,有40%的臺灣民眾願意西進大陸就業,其中30歲以下年輕人西進意願從去年的30%大幅增長至53%,30-49歲年齡段也有近半數願意到大陸就業。有臺灣嘉義市民投書報章表示,對這份民調的結果一點也不意外,“原因是這幾年大陸的發展讓人刮目相看”。

  時移世易,兩岸政經影響力此消彼長,島內有識之士點滴在心頭。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感嘆,當思想開闊、看見真相的人掉頭離開之後,臺灣只能吃著以前累積下來的老本度日。《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寧可接受經濟上的邊緣化,也不願意在政治上妥協,這種成本效益分析難以獲得多數臺灣人認同。《聯合報》社論説,中共十九大對臺政策已經定調,兩岸關係真正的考驗要開始了,卻看不到當局有新的方向或主張。

  説到底,對兩岸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的落差,臺灣民眾是有感的。大陸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球攬才的過程中也將臺灣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納入其中。對這股強大的吸引力,臺灣民眾也是有感的。當他們將追求個人生活的“小確幸”與兩岸關係大勢結合起來,從而做出實實在在的選擇時,這便體現出他們的大視野。

  面對民眾的大視野與高期待,當政者該如何抉擇才能不負人民所托?高希均認為,大陸的經濟實力是四面八方湧來的“水”,臺灣是一葉扁舟,臺灣要設法隨水漲船高,不能自暴自棄被大水淹沒。

  《中國時報》載文説,看待兩岸關係發展,不該僅從對選票有力的政治偏狹角度看,而是應放大視野,從對民眾最有利的方向來選擇,“才是有為政府該做的事”。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