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大陸提供便利 幫助臺灣青年抓牢“小確幸”

2017年03月06日 13:51:45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網3月5日北京訊(記者鞠先鶴 任婧 朱樂 蔡二慶)全國兩會期間,臺灣青年群體成為涉臺團組討論的熱點。代表委員們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工作報告都提到臺灣青年,顯示出大陸對臺灣青年群體高度關注,今後大陸做臺灣青年的範圍將會更廣、更為細緻,更有助於臺灣青年抓牢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俞正聲主席在政協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基層一線及青年一代的交往交流”。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十幾年來一直關注臺灣青年群體。2004年,她開始組織臺灣高校傑出青年到大陸交流。最初僅是簡單了解臺灣青年的訴求、認識大陸,後來形式不斷創新,其中,組織臺生來大陸實習受到普遍歡迎。實習領域涵蓋網際網路、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法律及文化創業等臺生比較青睞的崗位,同時,通過與用人單位協調溝通,形成臺生實習和企業之間的雙向選擇。

  “去年大概4位實習臺生留下來就業,現在企業家知道這個品牌交流活動後,十分歡迎臺生來實習。”李靄君委員説,“今年肯定有更多的崗位適合臺灣青年。”

全國政協委員、原臺盟中央秘書長張寧

  如何使得臺灣青年在大陸求學就業的環境更為便利,是政協委員、原臺盟中央秘書長張寧今年關注的重點。今年,他帶來了兩份關於便利臺生的提案,一個是建議出臺解決臺灣學生在大陸求學困擾的提案,內容涉及明確臺生就醫報銷額度、簡化程式、擴大卡式臺胞證許可權等;另一個是進一步開放臺生在大陸的就業領域。張寧委員説,“只要大陸的政策到位,肯定會打動臺灣青年的心。”

  兩岸青年交流也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由於民進黨長期以來極力推行所謂的“去中國化”教育,臺灣青年一代對大陸缺乏客觀認知。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南京市市委主委胡有清認為,對兩岸關係的認知,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之間的差距,可以通過加強交流來彌合。

  改變認知,了解是第一步。“關鍵是讓臺灣青年有獲得感,很多臺灣青年最關心的是,如何展示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政鄭建邦説,看到了大陸有無限的發展機會,自然希望到大陸抓牢自己的“小確幸”。

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

  全國政協臺籍委員駱沙鳴提出,要創新手段方法來增進臺灣青年對大陸政策的了解。比如,可以根據臺灣青年人的習慣,現有的惠臺政策做成懶人包的形式,讓臺灣青年更方便的了解和選擇。

臺生劉彥良

  正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的臺生劉彥良表示,應該發揮在大陸就讀的臺生的力量,“在陸臺生可以形成一定的團體或組織,回臺灣做演講、辦活動,讓沒有來過大陸的臺灣青年人知道真正的大陸是什麼模樣。”

[責任編輯:齊昕]